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酒类投资公司名字

发表日期:2022-10-31 12:46:26

        又一个叫茅台的公司诞生了,还是上市公司?
        2月16日,信阳毛尖拟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的话题登上热搜。
        原来,2月16日,港股上市公司信阳毛尖()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董事会提议将公司英文名称由“XinyangMaojiangrouplimited”变更为“Chinadragonmoutaigrouplimited”,并采用“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公司第二个中文名称,取代现有名称“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
        你为什么要改名?董事会认为,建议更改公司名称将更能反映本集团业务发展的现状及未来方向。董事会相信,新名称可为本公司建立更合适的企业形象及身份,有利本公司业务发展,并符合本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
        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2月16日下午,信阳毛尖报港元,股价已连续4年多低于1港元,市值仅6亿港元。
        重复更名
        Wind资料显示,信阳毛尖前身为中国天化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涉煤化工、生化原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本集团最初为一家石化企业。基于2004年原油价格将会上涨的预期,集团转向扩大和发展煤化工产业。集团通过招标、收购等多种形式,成功转制4家国有企业。经过扩产技改,集团已形成涉煤化工原料上下游业务生产链。2007年4月4日,集团出售石化业务后,中国天华重点发展与煤炭相关的化工原料制造业务。
        2018年1月,中国天华在港交所发布公告,以8580万港元从两名投资者手中收购茶叶营销商信阳毛尖,并拟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有限公司”。当时,公司董事会表示,更名是因为中茶业务未来将成为集团的主要营收和利润之一,并且
        希望实现绿色转型。
        2018年11月,公司正式更名为信阳毛尖,沿用此前的股票代码“0362”。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国天华更名为信阳毛尖时,网上曾有声音称,“信阳毛尖是公用品牌,不能被某个企业作为资本运作的玩物。”
        此外,2020年3月,信阳毛尖发布公告称,拟更名为“新中国经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但随后表示延迟发送更名通知。
        酒类销售占营收30%
        信阳毛尖最新财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亿港元,同比增长49%,实现净利润亏损亿港元。
        财报显示,虽然上市公司名称为“信阳毛尖”,但茶叶业务并非主营业务。此外,根据信阳毛尖的财报,其业务板块中确实存在白酒销售业务。2020年,信阳毛尖在白酒销售板块的营收为1亿元,约占全年营收的30%。
        信阳毛尖在财报中表示,“自2018年以来,集团一直积极开拓业务机会。过去五年以来,中国酒类市场保持5至5的快速增长。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酒类市场全年营收为5620亿元。因此,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预计酒类市场将稳步增长。集团把握巨大市场机遇,于2020年底通过销售酒类扩大饮料部门。”
        2021年2月2日,信阳毛尖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附属公司牡丹江龙津酒业有限公司与北京耀莱龙微酒业有限公司全部股份订立买卖协议,代价为8000万港元,其中500万港元以现金支付,并发行本金总额为7500万港元的承兑汇票。
        信阳毛尖在公告中表示,目标公司的业务伙伴上海高成是中国白酒业务的有利营销专家。上海藁城开展了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知名白酒品牌促销。另一方面,目标公司拥有一系列商标,包括成龙商标。
        董事会认为,目标公司与上海高城的合作将对酒类销售产生有效的协同效应。成龙商标和葡萄酒的整合将为公司带来协同效应,使其在中国庞大的酒类市场中占据优势。
        本公司认为收购事项与本集团整体业务方向一致,是加强本集团客户群及扩大其拓展中国白酒市场能力的良好投资机会。
        这或许是信阳毛尖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的原因。
        网友议论纷纷
        信阳毛尖拟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的消息一经发布,便引来网友一片评论。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更名为“中国国龙茅台集团有限公司”只是董事会的建议,并没有被真正采纳。公告还指出,名称变更需经股东特别大会批准,并经百慕大公司注册处处长批准。
        《每日经济新闻》、中新经纬、中国基金报、券商中国等
        妮可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