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小伙伴说,他应聘的是房地产的甲方岗位,入职后被分配到了甲方下属的乙方子公司。
还有一位在施工单位工作多年。原本,他想着搬到甲方,就做管理。没想到,事情比以前多了好几倍,也没那么容易。
总之,对于想申请房产或者跳槽的朋友们来说,很多行业认知似乎都有一堆看不懂的问号。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还没入坑的小伙伴们:
甲乙是一家人?
对于今天的房地产公司来说,没有“集团化”的组织已经很少了。不看各工商机构,打开各官网平台,不难发现,除了基于项目或区域的不同子公司、分公司外,还涵盖了与工程行业相关的上下游公司,所列名称均为串联。
当然,这些还是显性的,即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触,还有一些间接的关系,需要仔细推敲才能知道。
事实上,不少房企都有与行业相关的上下游供应链相关的公司。概括起来,主要有几类情况:一是多种经营的需要;二是分散经营风险;三是出于成本优化管理的需要。
对于有求职意向的人员,在求职前一定要明确。当然,有时候入职后,内部组织架构会有所调整,也会有内部人才资源配置和相互流动。
技术岗位也要做“销售”?
这应该属于著名的“满额销售”概念。
暂且不论,这是否属于营销专业的一种“裂变技能”,单说销售的重要性,显然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简单逻辑,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号召全员加入这项工作。
如果房子卖得好,无疑是“回血”。你说你专业技术强,终端房销售出了问题。其他部门想热火朝天地推进,心里更有奔头
和缺乏力量。
当然,越来越多的大公司,现在业务多元化,已经远远不是房地产本身,会有各种类型的公司。同样,这些公司的业务或多或少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
对于非营销合作伙伴来说,确实很难。有些像营销岗位,基本完成。虽然挑战不小,但据说他们免费体验了销售,练就了口才。此外,大多数公司也有佣金奖励。
工作压力不如“乙方”大?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建筑行业乙方工作多年,想转型跳槽到房地产公司,该如何选择岗位?”
给了打算应聘房地产公司工作的小白一个分类解读,房地产公司通常设置哪些岗位,有哪些要求,未来会有怎样的发展方向。
其实不难比较。除了基本的岗位要求,还有很多更全面的要求,涉及的领域会更广。要提高很多知识,靠不断学习才有可能不落后。
除了基本的专业升级要求,公司层面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比如:“末位淘汰制、大规模量身定制优化运营所需人员、绩效指标考核”等。
如果你想象来到甲方,轻松愉快,没有压力,你会失望的。
写在最后
其实,无论甲方还是乙方,如何选择,最终的核心点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下一步的职业发展规划。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不同的立场有不同的立场。
加入房地产公司后,还有哪些事情是你以前不知道、不认识到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吐槽。
-结束-
欢迎关注建筑行业老司机“链上甲乙”,每天分享工程圈甲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