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巾帼脱贫故事
昭通市妇联、昭通市扶贫办、昭通市广播电视台交通旅游广播联合讲述...
在脱贫攻坚伟大工程的战场上,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战士,她们的感人事迹奏响了“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新时代强音!
本期讲述鲁甸创兴电子有限公司王志峰的扶贫故事。
鲁甸创兴电子有限公司王志峰的扶贫故事来源于昭通巾帼之声00:0004:54
艰苦的工作经受住了风雨
2018年,王志峰拿着打工挣来的血汗钱向亲戚朋友借钱,加上银行贷款拼凑了总共15万的启动资金,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返乡创业之路。
利用与自贡国权电子有限公司长期合作的优势,积极与该公司取得联系,最终经友好协商达成合作协议,代理其产品加工。
经过协商,公司初步在鲁甸县火德镇建立了一个拥有50多名员工的生产车间。但在运营初期,工厂遇到了不小的考验。
“当时短短两个月,就损失了近8万元,这让王志峰崩溃了,甚至有过放弃的念头”。当时,公司拿到大量订单,却到处招不到工人,这让王志峰急坏了。
公司一开业,就把招聘对象瞄准了广大女性同胞,因为公司生产的产品需要耐心和细心,而女性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工资丰厚,又是家门口的公司,吸引了周边不少在家的女同胞加入进来。但适用于沿海地区工厂的管理模式和严格的技术要求,让女员工难以适应和退缩,员工人数从开始的40多人,到最后只有5人。“这些妇女大多需要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还要兼顾一些农活和家务,王志峰的定位并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只是想
引进外来先进的东西,没有考虑他们的实际困难。“找出原因后,他开始对公司各项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
凝聚巾帼力量助力脱贫攻坚
通过各项措施的改革,公司逐渐走上正轨,一切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激增的订单量让公司倍感吃力,公司规模亟待扩大以满足需求。
“由于公司只招聘女员工,一直得到鲁甸县妇联的关心和支持。县妇联了解到公司的情况后,为她们搭建了桥梁,2020年4月进驻鲁甸县卯家湾巾帼扶贫车间,提供场地,免租金,让公司得以发展壮大,也给了她们前进的信心!”
“上个月拿到3000多工资,工作轻松,以体力劳动为主,工作时间灵活,早上把孩子送到学校再来上班,下班后还能接孩子放学。”正在务工的孔女士高兴地说,她今年3月刚从鲁甸县乐红镇里外村搬到卯家湾和悦小区,4月经朋友介绍,来到鲁甸创兴电子有限公司卯家湾巾帼扶贫车间上班,从一开始每天只能挣三四十元,到现在每天能挣不低于100元,月均收入2800多元。像她这样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女性占员工的90%。目前,已有46名妇女在巾帼扶贫车间实现稳定就业,人均月收入1000至3000元。
市妇联发展部
付天琴摄
审核:王志宏
投稿邮箱:ztnxzs
“昭通妇女之声”
转载这篇文章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如有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电子邮件地址:new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