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重钙之都”崛起“石材经济”新高地
2021年以来,广西贺州市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总要求,精准发力发展优质石材碳酸钙产业,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石材碳酸钙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亿元,同比增长,占全市工业总量。
近年来,贺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石材碳酸钙产业发展。成立贺州市千亿级绿色高端碳酸钙产业集群推进工作组,出台加快石材碳酸钙产业发展系列方案文件。从财政投入、金融信贷、资源配置、科技创新、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制定了具体政策措施,为石材碳酸钙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贺州市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支持石材碳酸钙产业发展。
全市石材碳酸钙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规模以上石材碳酸钙企业157家,新增22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截至目前,全市石材碳酸钙产业链涵盖矿山开采、板材及工艺品加工、重钙粉、人造岗、涂料、塑料、树脂、机械设备、商贸物流等企业;产业影响力持续增强。贺州重质碳酸钙粉体年产量达到1200万吨,占全国35%的市场份额,钢石年产量达到7000万平方米,占全国50%的市场份额。作为全国最大的重质碳酸钙粉体和人造钢石生产基地,其地位愈发稳固。
展望十四五发展新蓝图,贺州市石材碳酸钙产业未来布局和重点发展方向已经明确。“十四五”期间,贺州市石材碳酸钙产业布局以“两区一带”(即王高工业区、中山工业区、207国道沿线产业带)建设为石材碳酸钙产业重点发展区域。贺州市围绕构建“124757”现代产业体系,重点实施绿色碳酸钙开采项目,
马江化工园区建设项目、产业园区提升项目、产业链深加工一体化项目等“四大”项目;着力谋划一批强龙头、建链补链等重大产业项目,打造特色“园中园”。着力将贺州精品石材碳酸钙产业培育成为资源特色突出、市场定位鲜明、产业链条完整、产业品牌众多的产业。集生产、贸易、服务于一体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区域带动作用明显、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良好格局。力争到2025年,石材碳酸钙产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着力打造“世界钙都”。
“十四五”期间,贺州市在石材碳酸钙产业上统筹推进绿色矿山板块、基础材料板块、钙基材料板块、装备制造板块、现代服务业板块等“五大板块”工程;共计划推进项目101个,总投资1100亿元,预计产值1500亿元。其中,强龙头项目10个、特色园区项目12个、重大项目38个、园区建设项目19个、关联下游产业项目12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
依托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贺州市持续推进投资1亿元的广西东融石材碳酸钙交易中心建设,交易中心已成功吸引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石材碳酸钙产业研发中心、广西碳酸钙产品质检中心等科技平台和中资控股、深圳怡亚通、中冶旭宝等龙头企业入驻,初步具备交易、展示、研发、检测、物流、孵化等功能。截至目前,贺州市已成功举办三届中国贺州石材碳酸钙展览会,贺州碳酸钙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引进供应链龙头企业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有限公司,建设运营“金石银钙网”,构建“产业链+供应链+互联网”新模式,有效整合贺州石材碳酸钙上下游产业资源和产业需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拓宽企业销售渠道,
填补贺州产业供应链空白。2020年,“金石银钙网”交易额突破20亿元,5年内,广西东融怡亚通年交易额有望突破100亿元。贺州四通碳酸钙与怡亚通供应链的成功握手,进一步推动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以市场引领碳酸钙产品迈向中高端的发展新路。
下一步,贺州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将在推动规划和政策落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深化“两化”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要着力延伸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推动石材碳酸钙产品向精细化、功能化、系列化发展,加快产业集群规模化、高值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力争早日实现绿色高端碳酸钙千亿级产业发展目标。
资讯贺州日报回归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