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春回大地,冰川逐渐消融,最后彻底崩塌,汇成奔腾千里的江河。冰川的崩解往往始于一个微小的裂缝,一个封建王朝的覆灭也可能始于一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清朝。
众所周知,一场始于1911年的民主革命结束了清政府挥之不去的统治。然而,三年前,大洋彼岸,一条与清朝灭亡有关的微小裂痕正在美国悄然扩大。
读者会觉得奇怪吗?请带着问题往下看。
当时,随着美国福特公司制造出第一批面向普通市民的汽车,这款车因价格低廉受到群众追捧,成为抢手商品。同时,这也标志着轰轰烈烈的美国汽车产业革命的开始。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崛起,原材料市场也水涨船高。其中,汽车轮胎的主要原材料橡胶成为热销资源,多个国家在盛产橡胶的南阳建公司。
美国市场橡胶原料短缺,使得世界各地橡胶生产公司库存大幅上升,就连长期闭关锁国的中国也出现了全国性的炒股热潮。
怎么,怎么回事?
清末,上海作为重要的通商口岸,受到各国侵略,殖民地遍布。满清时期为了买卖各种大宗货物,各地商人云集于此。当时,仅在上海上市的橡胶公司就占了整个南阳橡胶产业的三分之一。因此,当美国原料市场波动时,上海所有与橡胶相关的公司都发了财,股票暴涨十倍。甚至,有的企业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股票的市价已经达到发行股票面值的16倍!
面对如此暴利的股市,高官富商,下到有些闲钱的普通人,都想在股市大赚一笔!
于是,几乎整个上海的流动性都被股票牢牢套住,沪市就像一个膨胀到极限的气球。
一点摩擦就能引爆它。
然而,丰厚的利润激起了投资者的投机欲望,他们不惜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一些有钱的太太贵妇为了在橡胶股票市场分得一杯羹,甚至变卖首饰去买股票。但当时很多橡胶公司只是皮包公司,有噱头,没有形成成熟的橡胶产业体系。只有报纸上的几则广告宣传吹嘘,让非理性的中国投资者疯狂抢购。
当全民还沉浸在一夜暴富的梦想中时,在大洋彼岸,美国颁布的一项政策让这一梦想彻底破灭。
1910年,作为橡胶原料的主要需求方,美国突然宣布紧缩政策。同年9月,伦敦股市率先敲响警钟,股票暴跌。不久,与伦敦股市关系密切的上海股市崩盘。
股市暴跌导致上海和江浙富裕地区大量银行倒闭,引发恐慌,引发全国性经济危机。这次崩溃,对于刚刚确立新政、财政稍有起色的清政府来说,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
本来,上海股市的暴跌,最多使上海工商业受到一些损失。然而,大量银行的参与扩大了股市暴跌的范围。而且,在众多破产银行中,有三家银行的背景是川汉铁路公司。
那么,川汉铁路公司是做什么的?
顾名思义,它担负着四川界铁路的建设任务。事实上,在此次股市炒作中,川汉铁路公司通过这三家银行违规入市,参与股票投资,金额高达350万。因此,股票暴跌导致川汉铁路公司破产。
问题是,这两百多两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它是川汉铁路公司强行分配给百姓的“出租股”,挨家挨户收取“路税”收入。其中的每一分钱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一夜之间变成了泡沫,7万四川人都愤怒了。当铁路公司眼看要破产,道路要修时,清政府正设法弥补这一巨额赤字
累坏了。
清政府最终决定宣布收回川汉铁路经营权,并计划外包给外国企业。至于买卖股票所造成的损失,则应由铁路公司自行承担。
如此一来,铁路公司高管们坐不住了,损失可达350万两白银以上。清政府要他们破产!
为了自救,高管们开始煽动四川工农群众,宣扬清政府为了弥补亏空,将铁路经营权卖给外国人,不顾老百姓死活。同时,他们还积极号召工人、商人、学生参加保护川汉铁路经营权的活动,即历史教科书上所谓的各阶级爱国救亡运动--“保路运动”。
而且,此时的成都乐府街也座无虚席。罗伦、邓小科、刘胜元等先后发言,热泪盈眶。罗伦登坛,满场鞠躬,道:“川汉铁路完了!四川完了,中国完了!”当他停止哭泣时,突然哭了一地,就连在场的民警也哭了二三十分钟。
接着罗伦一拳打在桌子上,喊道:“我们决一死战!我们要组织一个临时机关反抗,反抗到底!商人罢工!工人罢工!学生罢工!农民反抗缴税!”观众高呼“是的!”保禄同志联谊会成立,蒲殿军任会长,罗伦任副会长。
下设总务股、文书股、通讯股和游说股四个股。
由此看来,清政府确实替铁路公司背了锅,民众对清政府的不满达到了极点。结果,一年后辛亥革命爆发,各地资产阶级、地主、乡绅积极参与,合力推翻清政府。清政府垮台的根本原因虽然在于制度的腐朽,但在“保路运动”中,它确实成了私人资本家的替罪羊。
同样,也正是这一事件加速了它的消亡。1911年7月17日,《申报》第10版以《四川民路热》为题:
“四川宝路同志在成铁董事会开会、
到了两千多人,先由咨询局委员程伯君作演讲。他因借贷而死,他的国家因路死而亡……讲话使驳船回国,与贷款合同蒙受损失。“”今天,政府还没有同意。一旦收归国有,富人平白无故失去了这笔利润,心里不甘心。路股七百多万金,政府自定。减少衣食的穷人的积聚,必归到虚无之地。疼痛在割破皮肤,他们怎么忍得住,于是提出为路而战。官员们阻止了它,所以他们不得不罢工...“
追根溯源,首先是美国福特公司的新车型导致橡胶资源短缺,接着,资源短缺又造成中国股市的膨胀,再到股市的崩盘,让川汉铁路公司濒临破产。最后,私人资本家引发了自救的“保路运动”。最后,“辛亥革命”爆发,清王朝被稀里糊涂地推翻。
估计福特也没想到自己公司推出的一款新车型会成为冰川的第一道裂缝,之后越来越严重,最终促成了一个王朝的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