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还是山寨?“小林俊杰”风头正劲)
在“亚洲情歌歌王粉丝见面会平江站”活动的宣传折页上,“小林俊杰”的“小”字几乎看不到“小林俊杰”字样的局部放大
近日,“假林俊杰年收入百万,经纪公司准备举报”的消息在网上传开,甚至引来知名歌手的评论。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该消息已是20岁的旧闻。当时,林俊杰所属经纪公司华纳唱片在接受台湾媒体采访时表示,模仿秀演员范逸闲经常打着林俊杰的旗号在内地参加演出。公司已专门派人互相警告。但由于范逸闲有时以模仿秀名义表演,有时直接以林俊杰名义宣传,取证难度较大,暂时没有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11月7日,北青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范一仙。他回应称,没有冒充林俊杰表演,宣传时会注明实名、模仿秀等特殊关键词。“20已经和林俊杰经纪人沟通过,双方同意互相监督,涉嫌虚假宣传的活动我不会去,会及时向对方汇报。”
林俊杰受“山寨”关注
11月6日,歌手韩红通过个人微博转发了一段视频,并评论道:“太无耻太残忍了!模仿秀,我们都能接受,因为我们都要活着,吃着,放你走,但你用‘林俊杰’的名字欺骗消费者,太无耻了!”
此后,“山寨林俊杰”事件在网络上引发不少讨论。不少网友表示,假歌手打着明星的名号在各地参加商演,不仅有欺骗观众的嫌疑,对明星本身的形象也有很大损害。“如果没见过明星本人的观众,会不会觉得这个明星就是这个级别?”
据介绍,“山寨林俊杰”真名范一贤,福建人。在相关微博的评论区,已有不少网友发布了他模仿甚至模仿林俊杰的海报和视频截图。一位JJ林凡告诉北青
导报记者,从2013年开始,范一娴就开始模仿林俊杰参加各种节目。此后参加商演时,直接宣传是林俊杰自己的活动。“有些见面会、歌友会、海报上只写林俊杰或JJ,不知情的歌迷很容易上当。”
“经纪公司有意举报”是旧闻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韩红转发的视频是一则名为《山寨林俊杰两年赚百万,经纪公司要举报》的娱乐新闻报道。同名视频首次出现在视频网站是204个月。此后,内容相同的视频被重新剪辑,反复上传。
视频显示,林俊杰所属经纪公司华纳唱片“两年前就接到粉丝举报”,即有一个叫范逸仙的男子冒用林俊杰的名字到处演出,对方不仅故意模仿林俊杰的唱腔和台风,还直接抄袭林俊杰的穿着打扮。林俊杰经纪人在这段视频中说:“这已经脱离了模仿的边界,台湾很多正规的模仿秀会打出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说(只写)我模仿的人的名字。”
据台媒报道,林俊杰模仿者“这两年赚了700万新台币,也就是100多万人民币”,视频中提到。
北青报记者检索发现,台湾媒体的相关报道同样发表于204年6月。
当时有粉丝反映,范逸闲在内地夜店演出时,直接在广告中使用林俊杰的名字,导致不少粉丝上当受骗。此后,粉丝们专门在网上开设粉丝专页,“反对范逸闲冒充林俊杰进行‘商业活动’”,并向林俊杰所属的华纳唱片公司提出解决问题。华纳唱片当时表示,已安排北京工作人员进行取证,但由于范逸闲有时以“模仿秀”名义表演,有时直接使用林俊杰的名字,取证难度较大,必要时公司会采取法律手段。
11月7日下午,北青报记者联系到范一先本人。对于最近的
在两天的风波中,他表示,20日之前,确实有一些活动组织者未经自己允许直接宣传。“我事先并不知情,但一些活动主办方为了宣传效果,确实进行了虚假宣传。”
范以贤说,204年,在台湾媒体报道此事前后,华纳唱片的工作人员找到他,就此事“警告”他。“当时我和林俊杰经纪人约定,双方互相监督。对我来说,以后还会有这样的活动,一是不去,二是向对方举报虚假宣传。”
范逸闲表示,自己从未自称林俊杰,也不想冒用林俊杰的名字行骗。目前,他已经和之前的经纪公司解约,每个月零星有几场演出,也是直接和他接触。
据范奕贤介绍,参加商演并不是他的主要收入。“我有其他工作,有稳定的收入,之所以还参加演出,是因为喜欢音乐,想有更多锻炼的机会。”谈到最初模仿林俊杰,范逸闲说:“家里人其实不同意(模仿林俊杰),但我真的很喜欢唱歌,只是既没有平台,也没有机会。”对于风波,他说:“已经过去了,你看网友发的海报,都是20年前的事了。不过我也能理解,毕竟粉丝也是出于对偶像的维护,所以不会主动回应什么。”
酒吧KTV成模仿秀主舞台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最近几个月范一仙转发的演出信息,组织者主要集中在各地的酒吧、夜店、会所。大部分海报都包含以下关键词:林俊杰大咖秀、范一娴、华语乐坛新生代歌手、小林俊杰等。
一位邀请范逸仙到店演出的KTV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范逸仙被邀请到酒吧、KTV演出,出场费在1万元左右,演出的宣传资料由邀请方发放。
这些海报是林俊杰粉丝控诉范逸仙的“素材”。网友曝光的A2
018年10月28日,在“亚洲情歌天王歌迷见面会平江站”的宣传折页中,虽然依稀可以看到范逸贤本人,但只能清晰地看到“JJ林俊杰”的字样。对此,范逸闲本人回应称,原海报上有他的名字,怀疑没有他名字的传单是“PS”。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网友曝光的海报,还是范一娴提供的“原海报”,“林俊杰”二字前都有一个“小”字。这个“小”字字号很小,不仔细阅读很容易看出。
对此,一位娱乐圈资深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在一些小型模仿秀中,主办方会在海报上刻意放大被模仿明星的名字,同时将模仿者的名字缩小,放在不显眼的角落,“因为是否有模仿者的真名对他们(主办方)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只有模仿者的名字”。
业内人士表示,很多三四线城市的酒吧、夜店对范一娴这样的模仿者情有独钟,“因为大牌艺人很少在小城市演出,但那里的人也有追星需求,这就给了他们(模仿者)生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