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北京生活,在洱海边建一夜房,取名云栖毗舍
寻求放弃的理由
两位建筑师的作品
洱海边两年精心打造的房子
从客栈的每个角度都能看到洱海
理想生活
那是2004年的春天,北京的一对建筑师夫妇安俊和小莲开始了他们为期两个月的自驾之旅,行程2万公里,途经四川、贵州,再到大理,在大理待了半个多月。正是这半个月的惊鸿一瞥,成就了云栖的故事。
小莲回忆,刚开车来大理时,我们很喜欢她的气候。我在大理呆了半个月。有一天,我开车绕着洱海转,傍晚坐在环海的路边看日落。当时山脚下有一户人家,正好位于水边。夕阳的余晖在湖面上闪闪发光,山脚下的房子被染成了金色。我当时就想:如果有一天你想离开城市,你应该找一个这样的房子,有一个面向洱海的院子。你可以每天看日落,养几条狗,读书写字,喝喝茶,一辈子死。
外观
带着这个简单而美好的愿望,他们和所有的旅行者一样,回到了最初的城市,依然每天奔走在繁忙的工作中,把旅途中所有的妄想都埋在心里。
直到2009年国庆节。2009年,偏僻的双廊还有零星的客栈。国庆假期,安俊和小莲住在建筑师设计建造的客栈里,简直是沧海一粟。这一次,我待了五天。在这5天里,深藏在记忆中的愿景逐渐被唤醒。
-洱海边的民居院落里,花草树木、猫猫狗狗。早晨可以听到鸟鸣声,刮风时可以听到风声拂过树叶。云卷起,夕阳在远处苍洱。
外观
那你还在等什么?5天后,他们回到北京,迅速处理好在北京的事务,背着所有行囊奔向这个遥远的村庄,奔向曾经隐秘而难忘的理想生活。
云七比萨
这片土地原本是当地白族人经营的小旅馆--维舍客栈,这是这片土地的古地名。租下这里,再从寻找理想物品开始:当地人拆房时买旧屋顶,200公里外的保山市采购红松板,下关市场淘植物、灯具,广州、北京一路运来软装、内饰……就这样,安俊和小莲开始打造自己理想的居所。
二楼公共观景沙发区
客厅里的老物件
长毛绒椅子
作为建筑师,有时难免会因为不同的想法而争吵,从整体设计到细节的选择。床头柜背面的图案、楼道扶手的高度、门锁的样式……所有的事务必然要你自己去做,所以这是两年。
白族民居的精髓
建设过程中,“云栖”这个名字慢慢浮出水面。
云彩多姿多彩,变幻莫测,每一个季节、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都不一样。双廊最美的落日,也是因为云彩的各种形态。
七是安俊和小莲的幸运数字。虽然幸运数字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但喜欢之后才发现,对他们来说,有更多有趣的事情是因为他们的特别关注。它具有强烈的宗教意味,是一个完美的句号,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北京如此,双廊也是如此。
洱海上的云
对他们来说,云七是一个休息的地方,从忙碌焦虑的日常生活中解脱出来,从自然和美好中带走一些新的东西。无论是对他们自己还是对他们的客人,
云七就像一个微妙而神奇的转折点。让人重新组织、观察、理解世界和自我,然后重新出发。
2011年,云栖维莎客栈正式开门纳客。
美的偏执
云栖的建筑是在传统白族建筑风格基础上的创新,加入了一些园林建筑的设计手法。既有现浇混凝土结构,也有当地老式木板。整体呈U型,围绕着一个庭院。
正如小莲所说,云栖一定是以庭院为主的客栈,而不是尽可能多的“海景房”。毕竟我们更擅长空间设计,把一个建筑空间恰如其分地融入到它的自然环境中,对我们来说更有趣。
院子
云栖的公共院落很大,空间变化丰富,错落有致。因此,从每个角度都可以看到洱海不同的景色。“最好的设计是让设计看不见,不是看到什么特别的东西,而是有一种特别的美感和愉悦感。”小莲说,这是他们共同的设计理念。
海景房
除了庭院,云栖的海景房面积也很大,很有特色,这也是云栖二次打造的重点。如意、如意、锦瑟、欢乐、自在,五间风格各异的海景房,也是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偏执。
云七天定期
在云栖工作没有什么特别的。还有规定的工作时间和许多琐碎的事情要做。刚完成作品,就有值得体验的美与感动。
木雕
小莲说,我们希望云栖的经营理念之一,就是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云栖想要传达的理想生活,用真诚美好的态度去工作和生活,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更好的环境,感染到慕名而来的客人,让他们不仅仅是来云栖度假几天
,而是要能够把一些东西拿回来,把它带回你的日常生活,变得与众不同。
木门
所以,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话,我希望把我从苍山洱海、花草树木、风草虫鸟身上学到的细微的、说不出的道理,都传递给大家。我希望你和我一样,总是感动,常常热泪盈眶。
大理双廊云栖碧舍海景庭院客栈
地址:大理市双廊镇玉矶岛路口北30米
价格:后台微信回复“云栖”,入住即知发现生活更惊喜。
《关注“寻找生命”》(xunshe_life)
评论文章末尾的留言,将有可能获得免费入住体验。“
本文由迅社生活原创。如有合作,请发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