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招牌”?招牌是指一个公司的品牌和形象。做生意时,招牌不响亮,很多时候说明实力不够强;如果招牌是假的,肯定会败坏名声。红顶商人胡雪岩是招牌高手。他明白“名气”在商业上的重要性,非常注重打响招牌、做足场景。
要让招牌叫响,命名是第一步。胡雪岩刚开始开银行时,把命名放在第一位。胡雪岩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虽然文墨流利,但基本与钱财打交道,对于需要文化功力的东西命名,还不能完全胜任,于是一本正经地去请教通过自己捐官的王有令。不过,胡雪岩虽然文化功底不够,但他非常清楚起名的重要性。当王有玲告诉他给店铺命名也是“大姑娘上花轿--第一次”时,胡雪岩想了想,很快对命名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要响亮、朗朗上口;二要独树一帜,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影响客户。此外,还要与银行有关,吉祥。
仔细琢磨不难发现,胡雪岩在这里提到的几个要求,都是门店乃至公司名称的关键。它们在今天的商业领域仍然有效:
一是名字要响亮。如果名字响亮,顾客很容易朗朗上口。一个响亮的名字,关键在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让人看着就能留下深刻影响,想着就能脱口而出。大声起名的目的是让顾客记住,所以,起名不能用生僻字,让顾客不知道为什么,这样招牌的作用就会降到最低。当然,这里不包括一些特殊行业,比如文物收藏。
第二,名称要不同。人无我有,人有我有。这是一个产品,但也适用于命名。胡雪岩要求自己银行的招牌在名称上要独树一帜,就是想在众多银行同业中引起关注。从现代商业的角度来看,一个不同的名字其实代表了公司一种独立的品味和风格,可以让客户牢牢记住你的公司名字。
第三,名称要与业务相关。名称要符合你所经营的产品、产业、行业的特点,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招牌才容易打响。
第四,名字要吉祥。吉利不仅是中国商人在命名时非常关注的一点,外国商人也非常重视它。这也很容易理解。开门做生意,谁不想吉祥如意、红企名网火?如果名字是冒犯性的,对任何商人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正是根据胡雪岩的这些要求,王优玲构思了很久,才想到给胡雪岩的银行取名“福康”。福康这个词在近代一些文化下层的人眼中似乎没有什么深意,但当时大多数人都知道“道治天下,民为福康”这句话,完全符合胡雪岩的四点要求。于是,这两个字默念两三遍后,胡雪岩欣然答应:“福康,福康,世平道治,人与物福康,妙,妙!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