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9月1日电(记者港督)炼焦煤合同、钢铁合同、制冷设备合同等贸易项目在第六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相继签约。越来越多的中外企业通过亚欧博览会这个平台成功牵手。
在博览会上,新疆25家重点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29家外国企业签订了29个外贸合同和协议,贸易总额达亿元人民币。外联和外贸项目涵盖多个领域,既有焦煤、铁矿石、纺织品等传统外贸项目,也有跨境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服务等方面的合作。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旺盛,技术水平亟待提升,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另一方面,它们在油气资源、现代农业、旅游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强的互补性。在过去的五届博览会中,来自五大洲的近万家企业参展,外贸成交额达340亿美元。
公司总裁黄介绍,公司借助博览会等国内外贸易交流平台,向70多个国家出口高新技术。截至去年年底,该公司已签署总额140亿美元的海外项目,为项目投资国增加了数万个就业岗位。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永青在进博会“一带一路”商业论坛上表示,广大民营企业要以深化国际产能合作为突破口,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扩大与中亚、西亚、东欧国家的贸易合作,实施一批示范项目,让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不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苏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