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通报玉林“1015”事故,名称中带有这些字样的企业将被重点检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广西玉林柯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015”特大爆炸事故通报
安委会办公室〔2019〕5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有关中央企业:
2019年10月15日11时10分左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北部工业集中区的广西柯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以下简称广西玉林“1015”事故),造成4死8伤。经初步调查,这家企业作为铸造机械制造企业,擅自违规建设化工项目,盲目进行试生产。其树脂车间一台10m3常压反应釜(产品为酚醛树脂,主要原料为苯酚和多聚甲醛)在试生产时突然发生爆炸,事故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此外,10月11日,陕西省安康市恒祥生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6人死亡;10月15日,辽宁朝阳金诚化工制品有限公司在设备检修时发生硫化氢气体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国庆节后接连发生三起危化品重大事故,再次凸显今年以来我国化工和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复杂。在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连续部署开展化学品安全执法检查、明查暗访、危险化学品“除险除害”专项行动后,特别是在国庆节后连续督促各地区、各有关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情况下,仍发生上述事故,影响恶劣。特别是广西玉林“1015”事故暴露出以下突出问题:一是涉事企业法治意识淡漠,以各种借口逃避监管,未履行申报备案手续擅自建设化工生产项目并组织试生产,安全措施缺失、风险失控导致事故发生。二是地方安全监管存在盲区和漏洞。事故企业不在化工园区,根据工商登记信息不属于化工行业。然而,实际上它已经非法建造了化学装置,使用了危险化学品。地方主管部门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排查不全面、不彻底,归口管理责任不明确,事故企业逃避监管、违规建设生产行为失察。三是地方安全发展理念不坚定不落实,招商引资把关不严。事故企业酚醛树脂生产项目在广东东莞,但因环保压力迁至广西,当地政府盲目承接埋下安全隐患。为吸取近期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完善监管责任落实,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事故多发趋势,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是立即组织对可能涉及化工项目的企业进行全面风险摸底,逐一落实监管责任。
各地要立即组织对辖区内所有可能涉及化工项目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排查,重点排查冠以“生物”、“新材料”、“科技”等名称的企业,检查其经营范围是否包括化工生产,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是否与备案相符,化工装置是否违规建设。应特别注意非法租赁厂房或生产设备以转移安全
国庆假期过后,部分企业已经复产复工。另外,四季度一直是化工事故的高发期之一。一旦心态放松,要求降低,就容易发生意外。各地要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和严格管控,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主要负责人认真组织制定复产复工方案,完善指挥机构,加强考核培训,落实安全责任;逐项检查确认装置和安全设施,充分判断复产复工期间的安全风险,制定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加强现场巡查,确保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禁赶工期、抢产量、超负荷生产,防止复产期间出现事故反弹。要及早部署冬季安全生产,指导督促企业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针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等不利因素制定“防寒”方案,加强重大危险源管控,做好防冻、防凝、防滑、防火、防爆、防静电、防泄漏等工作,加强巡回检查,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安全。
三是深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查漏补缺控制风险。
各地区要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按照《方案》10个方面40项任务,对本地区治理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未完成的,要强化措施,加快进度。特别要注重源头准入和风险规划,高度警惕消除落后产能转移风险,招商引资坚持安全第一,科学论证、慎重选择,坚决防止不具备安全条件的项目落地;要认真对照国务院安委会发布的《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的行业品种目录》,进一步挖掘各行业特别是使用环节的危险化学品安全风险,动态完善“一图一表”,全面掌握风险分布现状,完善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要督促各有关部门严格落实“行业安全管理、企业安全管理、生产经营安全管理”的要求,不断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处置各环节的安全监管,督促相关企业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扎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工作,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2019年10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
免责声明内容发布在互联网、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公共渠道。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本文仅供参考交流。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及单位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看看吧,重点查查这些回企名网,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