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年轻人每天收集1吨旧衣服,成为“回收之王”捐赠更好的衣服。
仓库配有消毒设备,对捐赠的衣物进行消毒。
福州新闻网2月18日讯(福州晚报记者陈丹/摄)近日,不少家住仓山区江南水都的居民注意到,小区里多了几个“绿箱子”——旧衣回收箱。一些定居点称赞他们,而另一些人则持怀疑态度:“盒子上没有联系方式,旧衣服也不透明。”最近外媒曝光《上海6000多个旧衣回收箱的利益链:以公益为名每月或获利百万》,让更多人担心,福州的旧衣回收箱有猫腻吗?
近日,记者调查了解到,福洲社区的废旧衣物回收箱都是南坪“80后”薛放进去的,初衷是“扶贫济困,保护环境”。目前,他一天可以回收1吨旧衣服。“我们会挑选20%到30%比较好的衣服,捐给贫困山区。几乎所有的衣服都会被重复使用,以确保用在正确的道路上。”他承认,由于入不敷出,他可能不得不暂停“绿箱”交付计划。
[市场地位]
小区里很多旧衣服回收箱。
昨天上午,记者在江南水湄屿、左洁等小区看到了旧衣回收箱。箱子有一人高,箱子上标注着“支持环保美丽荣成”“你的爱可以支持环保”等字样,但并没有标明衣服的最终去向,也没有相关公益组织或公司的名称。
据某小区物业办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箱子是小区推荐的。由于很多居民的旧衣服没地方放,他们要了三箱。“每周都会收,免费,可以回收,所以很受居民欢迎。”但物业办表示不知道衣服的去向。
“经其他小区介绍,才知道有这个旧衣回收箱。”据江南小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商都几乎所有小区都有这种回收箱。据了解,回收箱的负责人姓薛。因为箱子是免费的,回收旧衣服很环保,社区也支持。
“绿盒子”位于美丽的江南水都
[企业家回应]
捐赠一些旧衣服
部分制成拖把等。
薛姓负责人薛在记者联系他时,还在收衣服。他告诉记者,他做的事情是光明正大的。
薛辉很年轻,只有28岁。他是福州社区旧衣回收箱落地第一人。据其介绍,他是看到杭州当地的“熊猫回收箱”后,独自去福州推广的。他说,他从农村出来,看到城里很多人扔旧衣服,觉得这是一种浪费,就想回收利用。从2012年开始,他自己设计箱子,联系物业办,说服小区,放置回收箱,成立美兰环保公司。记者在工商网站上查询发现,该公司全称是福建美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6月。其经营范围为环保技术研发、环境污染治理等。
薛辉说,旧衣服到达仓库后,第一步是挑选好的衣服进行捐赠。如果不能捐赠,将被分拣后送往浙江相关工厂,制成蔬菜大棚的抹布、保温毯、暖被等回收产品。一些棉料会做成拖把,回馈给社区居民。
他说,他已经联合向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三官完全小学捐赠了10箱衣服,并向其他学校的贫困儿童捐赠了50箱衣服。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组组长证实,自下半年以来,美兰环保与他们一起捐赠了数百箱衣服,运费由薛支付,他还要求朋友捐赠MP3、手表、靠垫等。
“由于我们没有政府补贴,所以到目前为止一直在贴钱。”从事这个项目,说薛很辛苦,也很无奈。“我偷了我家的钱,包括
据了解,薛在鼓楼区、仓山区、台江区投放了600多个点,福州市三分之一的小区设立了旧衣回收箱。
对于近期外媒曝光的上海二手衣回收箱利益链事件,薛表示,他的公司做二手衣走的是正道。由于资金有限,公司员工基本都是亲戚朋友,不会有私下转包进二手市场充当黑心棉。
[说]
回收的初衷是好的。
应该更加公开透明。
昨天下午,记者跟随薛参观了他的仓库。这个700平方米的仓库配备了专业的消毒设备。记者看到,5名女工将堆积如山的旧衣按照四季进行分类。一位女工介绍,看到更好的衣服,她会提前挑选捐赠。
在一间小屋内,记者看到整齐悬挂的儿童衣物和两台消毒设备。薛辉介绍,捐赠的大部分都是童装,经过清洗、消毒、包装后,才送到贫困山区。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接受“绿箱”回收模式,衣物回收量不断增加,但也有质疑和批评的声音。
在江南水都,有居民告诉记者,他们不想把衣服放在“绿箱子”里,因为不知道要去哪里,怕衣服被加工成黑心棉或者当“二手衣服”卖。
据了解,在上海旧衣回收箱事件中,部分回收箱被走街串巷收垃圾的小贩承包,导致旧衣直接流向二手市场或焚烧炉,不仅传播疾病、污染环境,也与政府倡导的垃圾分类背道而驰。记者了解到,目前在我们国家,无论卫生、质检、工商部门还是民政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专门针对旧衣服的管理政策。
然而,许多居民仍然认为回收旧衣服的想法很好。“这种环保公司出发点是好的,为公益搭建了桥梁,但也有欠缺,就是不够透明公开。”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丁兆增表示,应该允许捐赠衣物的居民追踪旧衣物的去向,并自愿捐赠。去过杭州的郑老师建议,可以在盒子上标注旧衣服的回收流程图更透明,或者和公众互动,分享每件捐赠衣服的信息。回到企业https://www.zhucesz.com/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