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营商环境改革的排头兵――盐城市国家税务局深化税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纪实
今日关注
(数字盐城12月25日电)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从中央到省市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都非常重视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通过创造稳定、公平、透明和可预见的商业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盐城市国税局在探索“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新模式,不断深化税制改革的过程中,积极提升目标导向,争取各项改革试点工作,以主动率先、创新务实的决心和责任,推动税制改革成为全省的样板和标杆。近年来有多个试点,包括:全省首家税收征管改革试点单位、全省“211”工程、全国纳税服务试点单位、全省首家“纳税服务标准化和风险应对标准化”双“市级示范单位、全国数字化人事改革试点单位.这些试点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探索了新路径、新模式,提供了新规范、新标准。省国税局局长胡道新作出批示:推广盐城成功经验,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于是,盐城一分局纪检专员王乐妍代表盐城国税参与了“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专项工作,将盐城国税“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推向全国。
最近三年,在盐城市委、市政府和省国税局的年度考核中,市国税局年年获得先进称号。其中,还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称号。面对这些荣誉,市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顾勉励全局干部再接再厉:“我们纳税人要继续当好营商环境改革的排头兵,用我们的拼搏指数、创新指数、务实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企业的发展指数!”
放得更彻底、更到位,创造最简单、最经济、最好的营商环境。
放权是一场自我革命,盐城国税局决心“将改革进行到底”。他们减少审批,使办税效率更高;简化流程,让办税花的时间更少;少报送,让税务信息更薄,保证纳税人办税最简单、最经济、最好。
“新企业综合申请包”是简化流程的创新举措。
“一个朋友告诉我,没有半个月你是做不完的。没想到这么快。我只跑了一次国税局,填了一张表。总时间不超过2小时。”刚办完开业手续、拿到发票的盐城建兵兵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王建斌,意外地叫了一声。
从10多天到现在的两个小时,是因为公司选择了通过国税、电子税务局的“新办企业综合申请包”办理业务相关事宜。“新办企业综合申请包”将新办企业涉及的12项涉税事项整合为一个网上办税流程,将原来需要填写的24份申请表整合为一套综合申请表,实行纳税人自由组合、自行定制的“一揽子”模式,形成纳税人“点餐”、国税部门“上菜”的纳税服务新格局。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1223家新办企业办理了“新办企业综合申报包”,为每位纳税人节省了约10个小时的排队等候和手工填表时间
简化流程就是减少程序,减少提交就是减少内容负担。自此,盐城试点出口退(免)税无纸化,税务部门与海关联网,实现了税务与海关电子通关数据的互联互通,结束了办理出口退税的“纸质时代”。“我们再也不用准备纸质材料了,再也不用敲章了!”盐城对外贸易有限公司的徐东高兴地说。事实上,退税复杂度的降低和退税速度的加快,也使得企业的财务成本大幅降低。江苏江东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杜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对于我们这样的行业来说,时间就是企业的生命力。现在符合条件的商家,出口退税当天就可以完成,退税马上到账,资金马上就可以投入再生产。今年1-10月,我们公司办理了1万元的出口退税,快速退税为企业节省了20多万元的财务费用。”
在压缩审批上,市国税局在全省率先推行《税收职责清单》,出台国税干部“权力清单”,要求纳税人“清单外无权力”。市国税局征管处处长吴军说,《清单》简化事前调查审批,依法减少税收管理事项329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6项,清理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取消现场调查事项157项,大幅减少纳税人“跑审批”次数。003010还将49项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下放到办税服务前台,实现了税务审批事项“一窗办理”,涉税事项审批提速30多项。
更加科学规范,打造智能、高效、低风险的商业环境。
如何更好的“管理”?如何更好的“服务”?市国税局把“不见面审批(服务)”作为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网上办税服务”建设,推出线上线下融合的8种创新产品,建设电子税务局,建设“网上办税厅”,为纳税人开设“不见面清单”.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数据多跑路、人少跑腿成为可能。同时,利用税务大数据精准控制风险,实施远程执法,提升了办税体验,实现了税收征管的联动提升。
“以前需要在办税服务厅排队、填表、缴税。现在直接通过电子税务局完成纳税申报,和网银一样方便。”做了十几年会计的盐城新奥燃气有限公司的陈瑞深有感触。
在陈睿看来,这种“不见面”不仅提高了办税效率,还让纳税人感受到了阳光、透明、规范的征纳关系。他们相信自己有同样的熟人,同样的关系,所以不会再到处寻找人脉和信任关系。
1月1日起,我市作为全省两个试点地区之一,“电子税务局”全面上线运行,实现了纳税申报、资格认定、业务查询、政策咨询、税收征管互动、监测分析等全部业务网上办理。市国税局纳税服务处处长张介绍,目前,电子税务局纳税人端共有9大类260项功能,90%以上的纳税人业务在网上办理,使全市纳税人每年可减少往返国税机关700万次。市国税局以电子税务局为主阵地,整合网上办税、自助办税、移动办税、实体办税等七大办税渠道,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业务的“5A”办税体验。
依托税务大数据,进行科学“体检”,实现精准风控。通过建立智能风险监控平台,实施风险分析精准指导,市国税局显著增强了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有效控制了税收流失风险。数据平台通过500多个税务风险分析模型,每天智能分析20个内部业务系统、41个外部部门的160多亿条涉税数据,定期为所有纳税人出具“健康报告”。只用正常的“健康指标”服务,不打扰纳税人;对因能力不足、行为不作为造成低水平涉税风险的纳税人,广泛开展培训辅导,引导其自行消除风险;对风险中等的纳税人,发布提醒,列出异常指标,帮助其自行纠正;对于高风险纳税人,将确定为检查对象,进入税务检查程序。20,全市只有1%左右的纳税人因为遵从风险高而被国税机关检查,远低于国际通行的2%。虽然全年只检查了1600多户,但检查税收达到了1亿元。随着税务稽查户数锐减,减少税收流失的效果成倍增加。
更精准、更贴心的服务,营造便利共享的公平商业环境。
“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不仅要落实到位、管好,还要服务好纳税人。市国税局的服务特色可以用“面、线、点”来概括:“面”注重公平与效率,推进规范化服务;“线”重在活动、特色、团队服务;“点”聚焦重点和个性,推进高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