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检查中发现一批不合格米粉。经过溯源,工作人员在当地市场发现了数吨重金属超标的大米,并公开销毁。当地工作人员称,这批大米购自湖南省益阳市。对此,益阳市决定对7家涉事企业进行调查。
据镇雄县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这批米粉重金属超标。追根溯源,发现了这批生产米线的大米。抽查发现,目前只有那批大米重金属超标。
据工作人员介绍,被销毁的大米是厂家早前从湖南采购的。除了被销毁的那一批,其余的大米都没有质量问题。镇雄县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仍在对此事做进一步处理。
据介绍,此次销毁的不合格大米存在霉变变质、保质期过期、重金属指标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等问题。因此,镇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相关规定联系华电镇雄电厂将不合格大米混入煤中销毁。
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广泛应用于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而大米中的镉主要来源于环境污染。据悉,镉是一种有毒重金属物质,可在人体和环境中长期积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是主要暴露途径。
如果长期大量摄入镉超标的大米,则表现为慢性镉中毒,主要损害肾脏和骨骼,严重的可导致肾衰竭;对骨骼的影响是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症。几十年前震惊世界的日本“痛病”,是典型的慢性镉中毒事件,表现为腰、手脚、骨痛等关节疼痛。
24日晚,记者从湖南省益阳市委宣传部获悉,针对媒体报道“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销毁一批来自湖南省益阳市重金属超标大米”一事,益阳市经调查核实相关情况,决定对7家涉事企业立案调查。
镇雄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反馈,本次销毁大米99425公斤,涉及案件15起。其中重金属超标(主要是镉超标)案件13起,没收大米77350公斤。调查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19年7月,涉及7家生产企业。大米包装袋上的名称显示,这7家企业都属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已对7家涉案企业进行调查。同时,益阳市相关部门将部署下一步工作,进一步明确全市大米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要求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加大监管和抽检力度,强化执法办案,有效控制粮食流向市场的“出口关”。
多看新闻。
此前,湖南大米镉含量超标问题已被多次报道。例如,2017年,湖南益阳一家公司将数吨镉严重超标的大米加工成的大米作为饲料出售给口粮市场,震惊全国,导致16人被判刑。但尴尬的是,这次被查处的镉大米,竟然产自湖南益阳,目前涉及的企业多达7家。
湖南部分地区屡屡成为镉大米的发源地,背后是当地土壤污染治理的困境。资料显示,湖南汞、镉、铬、铅等重金属排放量长期处于全国前列,农业用地受重金属污染问题十分突出。此前媒体报道,仅株洲一地,镉污染超标5倍的土地面积就高达160平方公里,治理费用数千亿。
如果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地不能得到综合治理,安
【免责声明】凡未在企名网客户端标注“企名网-重庆晨报”或“企名网LOGO及水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件。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企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