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A单元,B单元:
文本XXXXX
发送单位是写作的主要对象,即请求主持和答复的单位,也就是负责掌握、答复或落实文件内容的接收单位。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国发[2000]23号)对公文主送单位和抄送单位有明确规定。除少数直接发给社会或本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的文件外,一般文件应注明主送机关。
识别主送机关时应注意使用全称或标准化简称。如果上级机关需要下级单位理解和执行文件,可以发送给几个或全部下级机关,如“市直单位”、“局属单位”、“公司下属单位”、“各部室、部门、车间”。
扩展信息:
文档格式,即文档规范和样式,指的是文档各个组成部分的构成。它和体裁是公文外在形式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公文的有效性。包括文件组成、文件纸张和装订要求等。
标题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发文理由、公文种类三部分组成,称为公文标题的“三要素”。
主要传送机制
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发出的指示、通知、通告等公文称为一般公文,下级机关均为接收机关,即发文的主送机关;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报告或请示的公文,一般只由一个主送机关撰写。如果需要同时提交给另一个机关,可以采用复印件的形式。正文一般写在正文之前,标题之下,顶行。标题下留空行,左侧顶框打印3号仿宋体,返回时打印顶框,最后一个主送机构名称后用全角冒号。
主体
这是公文的主体,描述了公文的具体内容,是公文最重要的部分。内容要求准确传达签发机关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文笔要简洁明了,实事求是,合乎语法,不要又长又乱。请示应该是一件事,而不是几件事。本文中的结构层次数应准确掌握和使用。
发行当局
写在文字的右下方,也叫签名。当局一般写文件的全称。也可以盖章,不写发证机关。机关印章加盖在文件末尾中间,作为发证机关在文件上生效的凭证。
入账日期
公文必须标明签发日期,以表明公文何时生效。签发日期位于公文末尾,签发机关下方,略向右错开。投寄日期必须注明投寄日期的全称,以免日后检查时间出现困难。发文日期一般是领导签发的日期。
参考:百度百科-公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