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力,与内容深度融合,正在推动内容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化转型成为科技创新领域的热词。上海已经是一片内容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热土,涌现了很多科技创业的年轻人。
为推动长三角科技发展,助力“内容技术”成为长三角新引擎。人民网推出《看东方-长三角内容科技新“TED”》。第一季,十位长三角网络经济创新企业创始人走上舞台,分享创新创业心路历程,解码网络新经济汹涌澎湃的力量。
讲好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的故事!在一线实践的年轻创业者,是中国内容技术产业最好的代言人,他们很精彩!
20无人驾驶团队成立以来,西京科技创造了多个行业第一:联合珠海港发布全球首张港口运营无人货柜卡;助力振华重工全球首款自动驾驶无人跨运车;助力泰国林查班港哈奇森港成为全球首个人工智能集装箱与卡车混合作业的智能港口,这也是全球首个完全由无人驾驶团队交付给用户自行作业的项目.
在人工智能时代,上海西京科技创始人兼CEO谭利民认为,自己其实在做的是“取他人之智慧,予他人之智慧”,试图在人与技术互动的新领地,创造“智”与“人”关系的最优解。
打造“西井”,做智能时代的“掘井人”。
这家公司,听起来有点像外企,其实是不折不扣的上海公司。上海西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谭利民出生于上海青浦。他的家乡有一条老街叫“西京街”,是公司名字的灵感来源。
在谭利民看来,“井”代表着一种敢于冒险、敢于开拓的精神。同时体现了精准考量投入产出的商业智慧,做事有条不紊的智慧,感恩的智慧,争做挖井人的好智慧。
所以创业之初就把公司命名为西井科技,意在以“井”为自身定位,以人的智能深入场景,稳步打井,钻深井,井井有序,井井互联。
“我们想成为智能时代的‘掘井人’。我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来激发多个行业的潜力,并为世界服务。”谭利民说。
走向海外,寻找人与科技之间的最佳解决方案
谭利民把一个公司分为创建、生存、成功、腾飞四个阶段。依次要解决产品认证,客户认证,商业模式认证。在这个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支点,寻找人工智能与每个人关系的最优解。
2018年,西京科技自主研发全新自动驾驶品牌——Qomolo Road by Road,发布全球首款全时无人驾驶纯电动重卡Q-Truck,解决国内用工荒问题。
2020年,面对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西京科技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其无人驾驶产品出海逆行。
其产品Q-Truck是一款全时无人驾驶电动重型卡车,首创“无人商业运营”模式,在阿联酋阿布扎比经受住了日均4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挑战,实现了长达40小时的不间断运营。在合作中,阿布扎比码头实现了无人化、零接触的运营模式,从而降低了人员间的感染风险,保证了港口的正常运行。其生产效率高、环保、安全可靠得到了海外客户的广泛认可。
从上海开始,这家成立仅几年的公司已经基本覆盖了国内沿海港口物流和全球80多家客户。
探索新模式
西京科技在正式运营之初,就不断搭建封闭场景下的人工智能基地,助力机场、物流园区、工厂等。以项目制的方式实现人工智能的运营基础,进一步串联各种场景,形成一定的循环效应。
同时,西京科技尝试在产品中加入面向服务的方式,通过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实现资产服务化和服务金融化的创新业务闭环,用AI产品服务(AIaaS)帮助无人运营轻装起步。这种以数字化能力和创新驱动力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助力传统产业链的现代化。
谭利民认为,“井代表了一种向善的智慧,就是永远不要只是单纯的饮者。”对于科技创业,观点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