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为个人观点,投资需自担风险!
目前a股上市的银行公司有37家,其中四大行都是经常被提及的。作为我们的核心金融枢纽,网络信息显示,2018年后以股东形式出现的银行名称的消费金融公司有10余家。银行已经有贷款业务,为什么还要和别人合伙再成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用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明。这里以招商银行为例,因为其走在消费金融的前列,其趋势明显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银行股中,只有招商银行走出了白马走势。
回顾历史:
招联金融(招商银行投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创业,几乎领先于所有银行。除了招行,另一个股东也是世界500强企业中国联通,持股50/50。背靠大树好乘凉,智联发展迅速。
-2019年(全财年)
营业收入为:
亿元、亿元、亿元、亿元(同期a股612只)
净利润为:
-8400万元、1亿元、1亿元、1亿元、1亿元(同期a股315只)
这个增长率是什么概念?应该会让90%的上市公司汗颜,而这还只是前五年招聘的结果。
因此,这首先是一项未来会有人买单的投资,而且估值会非常高。
从业务设计上看,招行秉承了银行的天职,吸收存款,发放低风险贷款。消费金融的规模受限于不良率的问题。招行本来就不好直接开展,所以完美绕道扩充产品线。
从利润来看,目前招联的净利润不足以影响招行的整体情况,但是产品线更加丰富,从而带来更大的客户粘性,这一点从招行本身的财报来看是很明显的。
以上三个来自招联金融和招商银行的分析,显然是银行想再成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的原因。其实不仅仅是银行,很多感觉实体经济不好的公司也开始搞消费金融了。比如今年应该上市的蚂蚁金服,也在拉着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备一家消费金融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