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机床公司名字包含松字推荐

发表日期:2022-11-02 08:35:22

这个词戳中了心脏,在夹缝中生存的“工业机床”。国内机床行业的现状!

机床是制造机器的机器,也叫机床。上游机床包括钢铁和铸造行业,下游机床包括汽车、铁路、核电、船舶、航空和国防军工行业。如果说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和命脉,那么机床就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机床在军事工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不能自主生产机床,就没有国防工业的自主权。

当时苏联从日本东芝得到了4台九轴数控机床,大大提高了其核潜艇的静音性能,摧毁了西方几十年苦心经营、花费巨资建立的反潜探测网。可见机床技术的提高对军事工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01国内机床现状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机床行业在发展初期主要依靠模仿和引进。相比机床成熟的德、美、日,中国技术落后,难以摆脱“低端”的尴尬局面。虽然市场广阔,但在许多重要行业的机床应用中,国外产品仍占有很大比重。

中国制造的第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

1958年,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从此开始了数控机床之路。上世纪60年代,欧美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前苏联也停止了对中国的帮助。机床行业依靠自力更生涌现出十八家骨干企业,也就是后来的机床行业“十八罗汉”。

包括济南第二机床厂、上海机床厂、重庆机床厂、南京机床厂、无锡机床厂、武汉重型机床厂、长沙机床厂、天津第一机床厂、昆明机床厂等。这18家企业支撑着中国整个制造业的发展。到1965年底,这些企业生产了26种高精度精密机床。

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机床数控技术在西方国家基本实现了普及。改革开放之初,国产机床还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层面。面对巨大的技术差距,中国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合资合作,力争尽快消化和普及数控技术。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原机械部所有的企业都下放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大幅降低了机床产品的进口关税和限制,随后放宽了外资企业的市场准入。我国机床行业集中度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行业管理弱化,大量机床企业被市场竞争淘汰。原来的“十八罗汉”要么破产重组,要么勉强维持。

外资机床企业进入国内后,在国内赚了很多钱,但真正的核心技术并没有输出到国内。我们生产不出五轴机床的时候,只卖三轴机床。当我们开发五轴机床的时候,他们的五轴机床马上在国内销售。还有加工哈勃太空望远镜镜面的超精细机床,国外1990年就造好了,20年后我们还在苦苦探索。

哈勃太空望远镜

数控机床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加工复杂零件的高档精密数控机床是军工生产所必需的,是战略性产品。中国长期被西方严格控制或封锁。

低档机床市场,经过多年的努力,国产机床产品(包括系统和整机)已经基本占领了国内市场。因为这部分门槛低,零件容易买到,前几年大量中小企业进入。目前,中期

高档机床市场,国内供应能力严重不足,长期被欧洲和日本企业垄断,进口依存度超过90%。在高档数控系统领域,国内少数产品在精度上可以与西门子、发那科相提并论,但在寿命、性能、稳定性上却远远落后于他们,国产高档机床的市场份额不到10%。(高档机床制造商:德国的FANUC、马扎克、奥库马、牧野、DMG、哈默,美国的哈斯等。)

高档机床的核心技术集中在功能部件、关键零部件和刀具测量仪器(伺服驱动单元、主轴单元、测量反馈元件、转台、换刀机构、滚动元件、轴承、液压和气动润滑装置等。).它们的性能和质量决定了整机的性能和质量。

在高档核心功能部件领域,我国技术基础薄弱,性能、功能、质量、可靠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自主配套能力很低,国内市场占有率不到5。如果从欧洲进口高档功能部件,当地法律规定必须加价16-18,一些重要产品根本不卖。这项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中国机床工业的发展。

PS:数控机床的功能部件包括数控系统、主轴单元、数控刀架和转台、滚珠丝杠副和滚动直线导轨副、刀库和机械手、高速保护装置等。

国产高档机床的整机设计和装配技术尚未通过检验,国产高档机床在性能、加工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业内专家曾经对比过国产TOP2机床和日本MAZAK的技术水平,认为两者之间有40年的静态差距。此外,日本企业正在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

但可喜的是,广汽数控、华中数控、大连杨光等企业都在不断以创新技术刷新国内数控技术的最高水平,这说明中国有能力冲击世界顶尖技术。

广州数控系统

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五年规划,通过自身努力和并购德国希斯公司、美国联合工业公司等先进机床企业,中国数控机床企业基本实现了国际竞争力,进入了中档机床产业化和高档机床小批量生产阶段。其中,易贝机床收购德国科堡,获得了先进的机床生产技术和科堡经营了半个世纪的客户群。

02国产机床的缺点

国产机床的劣势在于基础材料科学、技术、规划方面的差距,使得国产机床的核心功能部件如丝杠、导轨、伺服电机、力矩电机、电主轴、编码器等大多依赖国外产品。以螺丝为例。虽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基础材料科学的差距使中国无法生产出优质的螺丝用钢。

螺丝

比如数控系统,我国高档机床的数控系统大多来自日本FANUC、德国西门子、德国海德汉等企业。虽然我们也有华中数控、广州数控等企业开发的国产数控系统,但在实用性、可靠性、兼容性、稳定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机床厂商总有一定差距。

国产机床与国外设备相比,在稳定性、可靠性、效率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欧美国家相继完成了数控机床的产业化进程。国产数控机床与国外产品相比,差距主要在机床的高速、高效、精密上。

国内很多中小型机床企业的加工精度和定位精度都无法让用户信服。相比国外产品,国内产品性能不够优秀,后期维护压力大。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国货还是需要改进的。

该产品

此外,航空工业中使用的许多设备都是专用机床。一般数控机床的精度在0-0之间,但无法满足高精度零件的加工要求。他们只能加工一些中高精度要求的产品。像陀螺仪这样的零件,需要特殊的机床。

DMG和马扎卡一次性铝加工头盔

说一个经典案例。历史日本的“东芝事件”;德国蒂森克虏伯公司制造“古斯塔夫火车炮”;日本机床可以加工雅马哈坦克;德国Zimmermann龙门铣直接加工中型船舶。g加工女神雕塑;DMG和马扎卡一次性铝加工头盔。

03国产机床存在的问题

首先,机床行业是大周期产品。一个机床产品从设计、生产、安装、调试、验收到正常使用(这里指的是非标产品),三年到五年是做不出来的。高精度机床更是如此。在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现代市场,很难做好精准,主要是企业负担不起。

以德国为例。以前加工一台卧式铣床的刀架需要一个工程师,两个技师,3 ~ 5个高级工(大约相当于国内刚拿到8级钳工证的人),而且也要花很多时间,大概半年左右(包括精加工和表面处理,以及修复)。这样,除非是大型企业,小企业根本负担不起这样的费用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