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刀财经朱墨
罗永浩有句神预言:“卖手机不如卖手机壳赚钱。”
我不想是对的。随着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日益饱和,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淘汰赛已经进入倒计时。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统计数据,目前,手机用户平均换手机周期已超过31个月。
压力之下,各大品牌都在通过外观创新来提高新机的上市密度,从而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然而事与愿违,就在前段时间,“为什么年轻人不想换手机”的话题一度上了热搜。
一方面,随着手机技术的成熟,性能衰减期越来越长。手机虽然使用频率高,但产品本身并不具备快速消费的特点;另一方面,手机迭代的性能提升并不大,很多甚至是鸡肋,而所谓的多色卡根本不足以成为换手机的动力。
相反,年轻人更喜欢频繁更换手机壳。和盲盒、新潮手工一样,手机壳正在成为年轻人新的社交货币,甚至变得和佩戴配套饰品一样重要。它突出了个性,提亮了情绪,绝对不能被拉下来。据天猫公开数据播报,每年有超过1000万人购买12个以上的手机壳。
从一个素描品类到围绕手机受众最广的品类,形成了一个千亿的巨大市场。手机壳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其实在手机壳诞生之初,它只是作为一个抗摔保护套出现的。当时水花平平,无人问津。
在诺基亚流行的年代,人们对手机壳的使用不感兴趣。毕竟,诺基亚主导的功能机的同义词是抗摔。
直到2010年,手机市场迎来了一个分水岭。以iPhone和Android为代表的智能手机的出现,给局面带来了微妙的变化。
iPhone4刚上市的时候,大浪网友抱怨,拿着手机在边上通话,信号强度会减弱。乔布斯给出的解决方案是:用保护壳。
新的触摸交互不仅给行业带来了创新,也增加了屏幕破碎和磨损的风险。相比几十万的屏幕维护费用,几十块的手机壳显然更省钱。
虽然一开始不适应,觉得影响了使用感受,但是因为维护成本高,最后还是习惯了,市场培育成功。早在2013年,49%的iPhone用户已经拥有不止一个手机壳,各种手机壳开始成为手机差异化外观的个性化体现。
别看手机壳体积小,但赚钱能力不可小觑。以畅销的透明防摔手机壳为例。它在淘宝和拼多多上的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但实际成本只有1元左右,一次开封至少能用两年。背后的利润可想而知。
十几年来不断攀升的手机出货量,使得手机壳的需求量越来越高。IDC全球季度手机跟踪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亿部。
那么,被认为是“共生关系”的手机壳销量自然会攀升。可以说,庞大的国内手机存量市场为手机壳业务提供了充足的生存土壤。
根据NPD集团的一组数据,现在75%的智能手机用户都在使用手机壳。按照2022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十亿计算,约有12亿用户需要使用手机壳。
想象一下,一年15亿部手机,根据最新统计,手机壳售价中值15美元,规模将达到225亿美元,约合1498亿人民币,这是一个极其巨大的新市场。
更有甚者,据天猫小二统计,每年都会有超过1000万的用户购买12个甚至更多的手机壳。还有手机壳商家透露,他们一个熟悉的老客户拥有几千m
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手机壳,有可爱清新的款式,也有极简冷艳的款式,还有张扬的美式和火热的新国风,总有一款能击中心弦。有些商家还会根据消费者的喜好进行私人定制服务。
不仅如此,材料的运用也是出神入化。硅胶、毛绒、皮革、金属、磨砂、闪钻、奶油胶,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全方位“升级”,让手机壳逐渐摆脱低价地位,价格可以达到几百元,赚更多的钱。
手机壳的流行也迎来了时尚圈的追捧。在各种名人和天才博主的“自拍”中,手机壳频频出现,成为粉丝追捧和模仿的对象。手机壳已经成为“潮流风向标”。
图/赵露思微博
年轻人对手机壳的狂热,让手机壳逐渐脱离了配件的角色,超越了实用意义,成为一种繁华的存在。
曾经依附于自己的“小毛”,如今却已今非昔比,这不免让很多手机厂商感到不安。
其中,罗永浩最为重要。此前,他批评手机壳赤裸裸地、恶毒地赚钱。后来在京东做客的时候。COM的直播,他强调:“你可能不太了解手机行业。我卖1499元的手机不赚,1799元的也只是微利。还不如买个背壳。”
有从业者算了一笔账,相当一部分手机壳爱好者一个月买一次手机壳。按照一部手机两年的周期来看,总体来说,虽然花在手机壳上的绝对金额并不比卖手机的多,但是手机壳给厂商带来的利润要比手机带来的多得多。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首款手机壳捷美特为例。仅2018年,洁美特一年就卖出5804万个手机壳,营收1亿元,净利润1万元。
这是什么概念?同年,在中国a股上市的全部3565家公司中,有1/3的公司无法与之匹敌,可见其吸金能力之强。
洁美特的手机壳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在产品的技术研发上被华为列为指定供应商。
据了解,洁美特的研发重点在防摔和防水两个方面。比如其自主研发的Defense系列手机壳,采用TPU软胶、铝合金、PC后盖、TPE减震材料,以上材料通过注塑结合。TPU软橡胶框架的内部也经过处理,形成一个气泡状的减震“气囊”。技术相当硬核,受到商务人士的青睐。
是的,手机壳,一个充满机会的赛道,终于让各大手机厂商下了场。魅族一款“黑化独角兽”的磁性手机壳,售价129元;华为P30 Pro限量版套装,因为多了一个星钻手机壳,比只卖手机多花了400元。
回购周期短,利润空间大,投资门槛低,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做手机壳。据天眼数据显示,中国约有6200家企业的经营范围包括“手机壳、手机套”,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
从地域分布来看,广东省手机案件涉企数量最多,近4700家,占比超过70%。其中,深圳以超4100家的企业数量位居广东省手机案件涉事企业之首,也是全国最多的,占全国数量的一半以上。
曾经看似散、杂、小的手机壳市场,正在孕育越来越多的“巨头”。为了迎合手机壳新的消费理念,各大制壳企业都使出浑身解数。
皮塔卡,技术路线,用航空火箭和军工产品用的芳纶材料做外壳,重量轻,不怕高温;Hold是“层技术,4米抗摔,云蜡触感”的主要卖点。特殊的硅胶材质,即使上面有油性笔画,也能轻松擦掉。最重要的是,这款保护套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可以直接充电
颜值派的CASETiFY卖手机壳当时尚单品。通过与不同IP的联合合作:从物流公司DHL,韩国明星集团BTS BTS,到NBA,迪士尼等。CASETiFY进一步拓宽了影响力,以至于CASETiFY手机壳官方旗舰店一开,粉丝一夜之间抢案,瞬间实现了日销量百万的记录。
图/CASETiFY
壳厂开发了DIY手机壳智能机,可以满足1000多名不同手机型号用户的无限SKU需求。消费者可以选择手机中的照片进行创意创作,也可以使用贝壳工厂AI抠图模板进行免费p图,2-3分钟即可制作完成并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