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600多家化工园区面临整改关停!多省禁止新建化工园区!
“大轰炸”以来,全国各地区对辖区内所有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进行了全面整治。比如,江苏盐城提出“无化工区”,江苏省要求全省化工园区压减至20个;河南停止审批新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几乎全国都笼罩在“谈化工色变”的阴霾中。
目前,全国多个省份已开始关停、撤销化工园区。对保留的化工园区“绿色化”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不入园企业要查,入园企业要提高环保监管力度!600多家化工园区面临整改关停!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省份中招。
江苏省
4月1日,江苏省发布《关于征求意见的紧急通知》称,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对全省50个化工园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减少到20个左右。
山东省
化工大省山东推动化工产业转型集聚,对全省原有199个化工园区进行清理整治。目前,全省各市申报的化工园区有93个,但山东省政府明确化工园区总数将控制在85个以内;到2025年底,危化品企业全部进入化工园区。
河南省
河南省应急管理厅4月29日召开应急系统视频会议,将对各类化工园区实行“四个一律”:新建化工园区(集中区)一律停止;化工园区外不得审批化工企业;现有43个化工园区(集中区)在开展安全能力评估、建立专门安全监管机构前,一律不得批准新建、改建、扩建化工项目;凡不具备安全条件的化工项目一律不得招商引资入园。
浙江省
浙江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加强现有化工园区改造。各地已明确退市的企业要明确时间表,逾期不退市的给予
停止生产。
湖北省
湖北省政府要求严格产业政策。沿江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化工项目和重化工园区,沿江15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园区外化工项目。同时,严控尿素、磷铵、电石、烧碱、聚氯乙烯、纯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
江西省
江西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方案》明确,除在建项目外,长江江西段、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岸线及环鄱阳湖1公里范围内禁止新建重化工项目,周边5公里范围内不得新布局重化工产业定位的工业园区。
陕西省
日前,陕西印发《陕西省铁腕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修订版)》。修订后的方案增加了化工园区相关内容,明确指出关中地区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加强对现有化工园区的改造。
安徽省
日前,安徽省政府正式印发《安徽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方案明确,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加大现有化工园区改造力度。各地已明确退市的企业要明确时间表,逾期不退市的要停产。
河北省
河北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将推动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要求各地政府10月底前制定重污染和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专项规划并向社会公布,原则上禁止新建化工园区。
银川市
近日,银川市环保局印发《银川市“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规划要求,全市范围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重污染和产能过剩项目;城区和郊区工业园区不再新增产能项目,城区南部和北部禁止新建涉及大气重污染的项目。
西安
日前,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印发《西安市高耗能高排放行业退出工作方案》,明确指出严禁新增焦化、水泥、铸造、钢铁等产能,鼓励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升级。同时,禁止新增化工园区,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按照《陕西省城镇人口密集区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按计划推进。
城门失火殃及池中鱼
一场大雨过后,江苏盐城响水化工园区一片寂静,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废水,只有框架厂房和变形的产品储运罐。这个曾被认定为江苏省唯一的化工科技创业园,在“321”爆炸事故中几乎沦为废墟。
江苏省发布《关于征求意见的紧急通知》,称到2020年底,全省化工生产企业压减至2000家;到2022年,全省化工生产企业数量不超过1000家;对全省50个化工园区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减少到20个左右。
对于拥有5000多家化工企业的江苏来说,这意味着未来3年,全省约80%的化工企业、60%的化工园区将面临淘汰。
这只是我国化工行业现状的一个缩影。
化学工业的变革时期已经到来
江苏响水事故给全国化工行业带来巨大影响,给化工市场、企业、化工园区进而给化工行业带来革命性震动。毫不夸张地说,这起事故重塑了中国工业的未来发展,加快了化工行业的产业升级步伐。化学工业会怎样?一起来听听相关行业人士和专家的意见吧!
目前,响水化工园区内已有多家工厂停产。据21世纪经济报道,园区重点企业之一联华科技()已开始进场清理公司,公司部分员工已分流至其他子公司。“联化科技一直表现不错,现在关闭化工园区,对这类企业会造成很大损失。”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人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联化科技成立于2003年,产品类别为农药、农药中间体和功能化学品。2017年,其营收达到1亿元,净利润达到1亿元;去年实现营收1亿元,净利润1亿元。
“政府不应只要求企业退出或搬迁,而应帮助企业治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总监张燕生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认为,江苏省要求三年内化工企业从5000多家减少到1000家,“从搬迁时间和减少数量上来说都是硬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