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概述:传统消费金融是一种向各个层次的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模式。03010所指的消费贷款是指消费金融公司向借款人发放的以消费为目的(不包括购房、购车)的贷款。专业的消费金融公司不吸收公众存款,初期资金主要是自有资金。规模扩大后,他们可以申请发行债券或向银行借款。这类专业公司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深受不同消费群体的欢迎。
特点:
1.优先考虑个人借款人。
在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公司主要针对收入稳定的中低端个人客户。在中国,除了房贷,还涉及个人消费者的衣食住行等各种场景。
2.风险特征是复杂的。
个人借款人抗风险能力低,还款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信息不对称,如提供虚假信息、隐瞒信息等。
3.消费者的金融服务多样化,收入水平差异很大。
传统消费金融机构——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服务。
(1)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是传统消费金融市场的绝对主体。剔除住房贷款业务,商业银行消费贷款总额仍占90%以上。商业银行消费金融的主要产品形式是信用卡和消费贷款,其中信用卡应用最为广泛。除了信用卡,商业银行还有教育、装修、购车、耐用消费品等类别的消费贷款。
传统商业银行占领消费金融市场的原因
风控成本低(客户信息可与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无缝对接),资金成本低,获客成本低。
(二)消费金融公司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向境内个人提供用于消费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由于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将消费金融公司定位为银行系统的补充机构,旨在促进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并服务于此前银行服务不足和服务不佳的群体,消费金融公司发放无担保和无担保贷款,风险相对较高。因此,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严格的监管标准。消费金融公司向个人发放的消费贷款不得超过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借款人贷款余额最高不得超过20万元人民币。
三。汽车金融公司
汽车金融公司不是完全的消费金融服务商,但消费金融是其主营业务。
一般由汽车厂商控制,少数由银行控制。
金融公司利用其大型汽车制造商的独特优势,可以为消费者提供购车时的折扣等优惠政策。与经销商深度捆绑,贯穿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
互联网消费金融
传统的消费金融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信用贷款。
互联网金融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平台,提供网上申请、审批、放款、还款等与消费相关的全流程金融服务的金融业务。是对传统消费金融业务的信息化改进和创新。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出现促进了我国消费水平的提高,丰富了消费渠道和消费选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产能过剩的负面影响,促进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互联网消费金融成为未来互联网金融最有价值的业务,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符合国家整体经济形势。
2.互联网金融成功实现了传统金融机构的资产输出。
3.就互联网金融行业而言,消费金融是最好的,也是富途中市场空间较大的植入点
一条完整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资金供应商、消费金融核心圈和下游的催收方或坏账收购方,其中消费金融核心圈包括消费金融服务商、零售商、消费者和信用评级机构四部分。上游资金提供方包括消费金融服务商的股东、消费金融服务商的资产受让方、P2P网贷平台的投资人。消费金融服务商包括银行、互联网消费金融公司、大学生消费分期平台、提供消费分期服务的电商平台、P2P网贷平台等。服务提供商是广义的零售商,包括各种消费品和服务的经销商。下游催收方是专业催收公司,坏账收购方是专门收购坏账的金融机构。消费者以一次性付款和分期付款为主。是一般的信用贷款,很少涉及抵押或质押。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特征
基于互联网的金融场景
互联网化
渠化
传统风控和数据模型风控并重。
互联网支付
互联网服务
基础设施的互联网化
不同的产品适合不同的人。
1.租赁消费的分期
2.全面的电子商务金融服务
产品消费金融
4.二手车消费金融市场
5.大学生消费的分期市场
6.装修消费分期市场
7.旅游消费的阶段性市场
8.教育消费的阶段性市场
9.农业消费的阶段性市场
10.蓝领消费分期市场
根据资金提供者的说法。
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子商务公司、p2p公司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重要作用
消费金融帮助银行开拓零售市场和中间业务。
长期以来,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是国有企业、公共行业和项目,既促进了主体经济的发展,也积累了巨额债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行和外向型经济的扩大,经济多元化已成定局。当银行(贷款集中度高)不愿意为资不抵债的企业自主创业提供贷款时,消费金融、个体私营等民间贷款的吸引力大大增加,以至于近年来我国各家银行纷纷向家庭和个人提供各种贷款。
消费金融有助于改变银行资产负债失衡的状况。
从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来看,过去金融业在企业中过多使用储蓄的债务,总认为国有贷款人放心,集体贷款人担心,个人贷款人担心。经济成分变化后,尤其是县域经济民营化后,基层金融业存贷款增长也较为沉重,负债刚性,资产利用弱化,存贷比出现新的拉大。由于信贷结构调整滞后,资产负债结构长期失衡,营业利润空间较窄。
消费金融有助于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扩大内需。
发展消费金融有利于金融政策及时准确地调控国民经济,使银行扩大信贷投资领域,调整信贷结构,增强业务增长能力。从扩大内需的角度看,消费对拉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为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在消费领域增加信贷投入有利于社会再生产的健康运行,让城乡居民在货币不足的情况下用商品交换人的信用,从而以最终消费需求直接拉动经济增长。
未来发展趋势
监管趋严,竞争加剧。
监管部门要求消费金融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将个贷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内,存量贷款要在过渡期内调整。
7月,“双降政策”出台,相关部门跟进,要求在培训中加强贷款监管
一些消费金融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始通过输出风控系统和智能客服系统来扩大收入。例如,苏宁消费金融借助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先进技术,推出了“智慧信贷”Saas服务平台。
1.深化农村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发展。
农村有条件、有能力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
积极的政策导向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水平不断提高,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恩格尔系数快速下降,意味着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