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名网客户端记者周林子共享联盟乐清站金龙江陈青通讯员林子
乐清电气企业众多。企名网客户端拍摄者冯一元摄
去年,乐清电气集群入选工信部公布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总决赛获奖名单,跻身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队”。加入“国家队”一年来,乐清规模以下的电气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高峰。去年,乐清推动326家企业实现“小升规”,在全省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平均每天有1家电气企业实现“小升级”。
乐清中小微电气企业是如何发展壮大的?如何推动电气产业集群整体升级?近日,记者走访乐清一探究竟。
价格战导致“工作忙”
转型势在必行
乐清长三角电气工程师创新中心工程师团队正在进行产品实验。共享联盟乐清站刘艳勇摄
乐清电气集群涵盖输变电、配电等200多个系列、6000多个种类、1万个型号的产品。产业兴旺的背后,也是激烈的竞争。乐清约有1万家电气企业,大部分订单掌握在1000多家规上企业手中。“小规模企业如果不尽快转型,而是靠价格战参与竞争,最终只能是恶性循环。”浙江省电器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忠平说。
对于恶性竞争,浙江艾洛益电气有限公司负责人卢跃宇印象深刻。为了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埃罗伊电气也参与其中。然而,低廉的价格一度让爱洛伊电气陷入“忙不过来”的窘境。这让卢跃宇意识到,价格战不是出路。乐清不少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也开始求变。
转型对于求变的中小企业来说势在必行:一方面要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市场,使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以上;另一方面,在“上水平”的过程中,要不断规范管理,让企业发展更加现代化。
认真分析市场后,陆跃宇将主业从低压产品转向利润更丰厚、技术含量更高的高压产品。两个产品一字之差,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可喜的是,乐清完备的产业结构大大缩短了转型阵痛期。凭借当地高度集中的技术人才和行业信息,卢跃宇甚至没离开乐清就完成了设备更新和团队建设。如今,埃洛依电气的研发技术团队几乎全部来自本地。
技术和人才有产业集群支撑,但陆跃宇不太擅长管理规范和相关认证申报。“规模较小的企业通常难以做好全程政策申报和规范管理,这就使得培育政策很容易出台,但在企业中落实不够。”乐清市经信局企业科科长张小强说。去年以来,当地经信局对电气产业链上规模较小的企业进行摸排,梳理出一批企业进行精准服务,包括对企业规范管理、申报内容等进行“一对一”指导。
“成为培育企业的‘小升级’后,我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经营生产可借鉴的经验,结合企业服务员密集送来的政策解读,我们收获很大。”卢跃宇介绍,去年以来,在乐清经开区和当地经信部门的指导下,埃洛电气获得了供电优先、“达标”补贴、技改补贴、达标认定等政策红利,并于2021年底正式成为规上企业。
“小升规”启发了埃罗伊电气,在技术和管理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电网项目招标中屡屡中标。“今年,我们计划继续用好政策,加快新生产设备的投入,预计销售将大幅增长。”卢跃宇说。
“跟跑”发展成“并跑”
依靠“链主”传帮带
弹簧是电气行业中零配件份额极小的细分领域。但就是这样一个不起眼的弹簧,每年却能为温州天立弹簧有限公司带来近亿元的收入
元产值,去年,天利春实现年产值20%以上的增长。
“作为连锁企业,要跟上‘链主’的脚步。”多年来,天利春天董事长金爱英对此深有感触。天力弹簧旗下一家子公司生产的弹簧90%供应启明旺喜集团有限公司芜湖生产基地。
金爱英坦言,早些年“跟跑”很难,企业名称旺喜对产品的不断升级,会对天力泉产品提出更高要求。在启明旺熙团队的帮助下,天力春天的上述子公司在短短三四年时间里,从“跟跑”发展到“并跑”,成功实现“达标”。他们还开拓了供应汽车零部件、小家电等产品的大市场,逐步成长为新兴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去年以来,天力春天引导旗下供应链10余家企业进行技术改造。
“从产品参数设计到工厂设计施工,我们子公司的成长离不开企业名称旺喜的助力。”金爱英介绍。“帮扶产业链上的企业,也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同一个链条上,只有共同进步才能实现新突破。”启明旺西集团党委书记陈建春说。为此,启明旺喜还与产业链上19家电气相关企业组成产业链党建联盟,由党员技术骨干牵头,与各企业采购、设计、制造等人员沟通,现场询问生产、研发中遇到的问题,组成协作团队解决问题。
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中小企业传帮带的模式,在乐清正成为一种趋势。当地另一家龙头企业正泰集团于2012年成立产业链党建联盟,如今已迭代升级为产业集群党建联盟。正泰集团党员骨干助力联盟企业共同发展。截至目前,已开展技术改造近千项,帮扶资金超过2亿元。
“我们以激励政策和多种组织引导方式,支持电气行业上下游企业开展产业链协同创新、智能制造、精益管理,组织实施一批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提升产业基础和供应链关联
工作能力。乐清市副市长叶旭峰说。在当地党政部门的支持下,乐清电气产业链组建了15个党建联盟,1200多家上下游企业实现了全链条提升。目前,集群内产值超百亿元企业1家,超50亿元企业2家,超亿元电气企业171家。
过去一年,乐清开展产业链优势短板清单摸排,梳理出52个风险点和全链条需要解决的8个重点问题,建立了包括150多家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内的清单,有针对性地启动了产业集群先进强基工程。
强基工程离不开专家的帮助。温州大学乐清产业研究院舒亮专家团队近期针对行业和企业发展需求,实施了电气产品柔性化、自动化装配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经检测,该成果在应用企业中成效显著,3家龙头企业总产值达1亿元,利税7500余万元。
像乐清产业研究院这样为乐清电气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的平台越来越多。去年,乐清1家研究院列入首批国家级工业设计研究院名单,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作为浙江省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位于乐清的浙江省智能电气制造创新中心先后立项5个突破性关键共性技术项目和8个关键核心技术项目,为产业发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