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长沙工业汽车企业名称

发表日期:2022-11-02 12:44:59

        潇湘眼原文袁子健
        潇湘眼原文袁子健
        你想象过这样的画面吗?从黄花机场出来后,不需要繁琐的APP支付程序,上下车刷脸就能实现费用,在车路高效配合下再也不用担心堵车了。
        这只是智能网联交通生活的一个缩影,这样的生活也不仅仅存在于想象中。事实上,长沙正借助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谋划向真正的智慧城市迈进。
        近日,湖南省工信厅印发《湖南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要着力构建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生态,将湖南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基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会展城市。
        规划内容振奋人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加速,为湖南汽车产业突破现有格局带来了希望,提供了“弯道超车”的可能。
        但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相比长春、上海,被武汉东风、广东广汽逼出的湖南长沙,在没有“汽车基因”的情况下,真的能打出汽车这张“牌”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底气何在?
        1
        长沙走上汽车产业赛道
        需要“弯道超车”
        与长春、武汉、上海等国内汽车领域第一梯队相比,长沙汽车产业起步较晚,整体规模相对较小。
        “要解决好,先解决”。
        2010年是长沙汽车工业阔步前行的开端。为改变当时汽车产业“零”的状态,长沙提出“十二五”期间引进知名车企入湘,带动区域汽车产业发展。
        这个想法确实取得了成效。2013年,长沙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当年长沙汽车制造业实现增加值亿元,为
        是2010年的倍;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汽车制造企业102家,比2010年增加17家。
        然而,即便2013年长沙汽车制造企业规模大幅增长,总量实现重大突破,但受当时配套设施、产业链不完善等因素影响,广汽三菱、广汽菲亚特、比亚迪等大企业产能并未充分释放,2013年后增速逐渐企稳,长沙汽车制造业发展也放缓。
        20.长沙工业汽车制造业总量在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四,仅在武汉排名第一;汽车制造业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5%,也暴露出当时长沙汽车制造业对工业支撑力不高的短板。
        不过,短期的增速放缓并没有影响长沙“汽车梦”的实现。之后,长沙迎来了汽车制造业的第二个成长期。
        北汽福田长沙工厂,图片来自长沙晚报
        北汽福田长沙工厂,图片来自长沙晚报
        随着北汽、大众等越来越多主流汽车厂商入湘开发达产,湖南汽车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增速再次激增。20.增长率达到了当时的历史最高点。作为长沙汽车产业集中区的长沙县、经开区、雨花区也开始陆续发力,形成了以整车制造企业为龙头,多家零部件制造企业在产业链上相互配套的产业集群。
        放眼近几年,湖南汽车企业集群初具规模,产业链条趋近完善。毕竟,在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湖南错失了不少机遇。如今,在长春、上海、广东等大山的“挤压”下,湖南虽然奋力追赶,但似乎收效甚微。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湖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汽车生产同比下降。增速虽高于2020年同期,但低于全国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规模
        上海市企业汽车产量占比仅为。
        这样的数据,实在有点对不起湖南作为后来者奋力追赶的姿态。然而,在其他省份汽车产业接近成熟之际,湖南在传统汽车制造方面确实难以做出“超越”的成绩。深陷瓶颈的湖南汽车产业,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一条“弯道”,实现“超车”。
        2
        布局智能网联
        长沙有信心
        长沙在智能网联上设置了其在汽车领域的“超车曲线”。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汽车的新型汽车系统,其最终目标是安全实现道路上的无人驾驶。要实现这一目标,光靠车的升级远远不够,还需要车、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的互通共享。这与长沙提出“十四五”期间建设中国“新型智慧城市示范城市”不谋而合。
        事实上,长沙在“智能网联”赛道上已布局数年。
        长沙是全国唯一拥有首批国家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国家车联网先导区四张牌照的城市。这也让“不靠海”的长沙迅速吸引华为、百度、阿里、腾讯、京东等龙头企业蜂拥而至,将巨大的产业潜力集聚在新区。
        湖南湘江新区可以说是长沙“智能网联”的孵化场。
        作为长沙市唯一获得智能驾驶乘用车牌照的企业,百度在湘江新区规划了一条公里长的智能测试导向道路,有定制化智能驾驶网联系统、定制化智能监管网联系统、定制化智能网联数据管理软件平台、道路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警察及交警视频监控系统、网络通信及安防系统,并布局了基于5G的V2X系统,全面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需求。
        同时,湘江新区拥有国内最早开放量产L4级
        在其他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测试区域,2020年4月和2021年4月,新区在全国率先开通智慧公交线路和智慧定制公交线路。与传统公交线路相比,智慧公交会根据路口通行情况,及时切换红绿灯,保障车辆快速通行。
        Robotaxi自动驾驶,图片来自启明星网,摄影徐叶青
        湘江新区迸发出满满的前进活力,扎根长沙的企业也在为长沙“智慧之城”的打造添砖加瓦。
        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领域不断拓展的比亚迪,通过自主研发的DM-i超级混动系统,为智能汽车续航短的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2021年7月,总投资37亿元、规划用地650亩的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装置一期在雨花经开区投产,二期预计2022年5月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