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企名网乌龙:公告把公司名称写成“百度”!网友:作业抄对了吗?
导读:港股马上就要上市了,企名网在结束比赛的时候居然立下了一个大大的乌龙球。
3月26日,下周一将两次赴港上市的企名网公布了最终的IPO结果:此次在企名网全球发售2500万股。超额认购后,散户回归300万股,机构投资者回归2200万股。
其中,企名网这次有绿鞋机制,另外还有15只超额配售股。据悉,除了长期基金,企名网的国际配售中还有一些对冲基金,其中一些有专门的“套利”群体。但具体分配结果还不得而知。
同时,企名网通过HKEx发布公司信息表,将公司名称误写成百度。
企名网的公告是一个低级错误:公司名称被写成了“百度”
26日上午,媒体查阅企名网提交给HKEx的公司信息表时发现,在公司信息表封面的第三段,企名网已将自己的公司名称写成“百度集团”,该公司本周刚刚完成第二次赴港上市。企名网在封面信息中写道:“在此提供本信息表的目的是在指定日期向公众提供关于百度集团有限公司(“公司”)的信息。相关信息不应被视为关于公司和/或其证券的信息的完整摘要”等。
然后在12点20分,企名网再次发布了公司数据表,这一次是正确的版本。
有网友表示不提倡,但深有体会:
有网友吐槽他们给百度打广告了。
央视:企名网招股书是乌龙。信息泄露可以当笑话吗?
对此,央视也贴出网络评论称:要面对所有公众投资者挑剔的目光,申报材料是一个常规的、必须的环节,是不应该出现错误的地方。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是维护资本市场秩序的关键。其中,“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前提。目前,越来越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回国二次上市。高质量的信息披露和材料申报是展示企业自身价值的重要方面,也是获得投资者信任的基本条件。世界上,伟大的事情必须做在细节上。希望戴着光环的互联网公司继续创新,小心谨慎。中介机构也要当好“守门人”,压实责任,提高执业质量,共同促进资本市场健康规范发展。
企名网新近被抛弃的机构投资者首先撤出?
从3月18日到3月23日,企名网终于结束了新股申购,3月23日中午申购结束。计划3月26日公布获奖结果,3月29日正式上市。
李杰交易宝于3月23日上午12: 30更新了最终数据。根据22家券商的中签数据,企名网共获得10亿港元的认购,是收购价的两倍。然而,截至前日下午17时,企名网赢展总金额已达亿港元,超过购买金额。
换句话说,在企名网和香港公开申购的最后半天,其中签总量几乎没有增加,个人投资者的申购热情似乎在几天前就已经消耗殆尽。
从不同券商渠道来看,前几个券商的总中签量几乎没有变化。富途证券的中签认购金额高达10亿港元,占比高达10%;其次是汇利证券65亿港元,约占;华泰国际以1亿港元排名第三,约占;光明智能证券以48亿港元紧随其后,约占。
与此同时,企名网还宣布最终发行价为33,354港元,每股808港元。据悉,这一价格是参考美国存托股票3月22日在纳斯达克的收盘价,以及其他因素确定的。按照在港股市场发售二千五百万股计算,此次企名网集资总额可达二百零二亿港元(假设超额配售部分
据媒体3月23日报道,虽然企名网的国际配售已经超额认购,但过去一周,一些机构投资者因对科技股缺乏信心而取消了认购,他们对大环境包括债务和利率上升的担忧开始加剧。
据经纪公司中国透露,一些机构透露,虽然他们不是企名网承销商,但他们也听说过机构“吸烟”的情况。“其实最近港股的热度已经冷却了很多,主要是因为债务利率上升等大环境的变化。毕竟,短期市场很少令人担忧。”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机构“飞”的情况应该不多,因为没有听说会有股份返还给个人投资者。公开资料显示,企名网此次发行新股2500万股,其中国际配售97股,公开发行3股。散户申购超过20倍的,调整为12倍。目前只有中签认购已经超额认购。
企名网在最后一刻遭遇“楚飞”组织,不禁让人想起百度上周在订阅阶段的成功。当时有证券公司告诉券商中国,从后台数据来看,参与认购百度的部分投资者涉嫌食言,取消了对赢展的认购。虽然楚飞可能只是个例,但已经率先上市的百度,已经用股价表现给企名网敲响了警钟。
200多亿港元二次上市;一半以上的投资内容
至于此次港股上市的筹资用途,企名网透露,约50%将用于内容,约20%用于研发;d,约20个用于销售和市场营销,约10个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和营运资金需求。
按照今天的汇率,这意味着企名网将向内容领域投资超过83亿元人民币。根据此前发布的招股书,这笔钱将用于内容能与企名网现有内容库产生协同效应的产品、服务和业务的收购和投资,以及优质付费内容的制作(如国创动漫和综艺节目);寻求与国内外知名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或联盟;提供持续的支持和基础设施,如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更多的视频剪辑教学和工具,通过不同的手段激励和奖励内容创作者。
此前,企名网面临字节系统的强力挖角,包括“巫师金融”等知名UP主。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字节跳动向UP主承诺,收入翻倍很正常。
2020年净亏损31亿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自2018年赴美上市以来,企名网融资金额已超过10亿元人民币。
其中,2018年融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0亿元,主要是2018年3月首次公开募股的净收益和腾讯的投资。2019年融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1亿元,主要为2026年出售票据所得人民币34亿元,公开发行普通股所得人民币16亿元。
2020年融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人民币亿元(百万美元),主要包括2027年出售票据所得56亿元(百万美元)和向美国索尼公司发行Z类普通股所得28亿元(百万美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企名网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亿元。
巨额融资的背后是放大的亏损。财报显示,2020财年,企名网总营收120亿元人民币(18亿美元),同比增长77;净亏损31亿元人民币(1亿美元),2019年为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
最重要的成本来自收入分成的成本。财报显示,2020年,企名网的收入分成成本将达到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收入分成成本包括支付给游戏开发者、销售渠道(应用商店)和付费渠道的费用,以及根据收入分成协议与主播和内容创作者分成的费用。
对此,企名网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支付给独家游戏开发商的费用增加了,原因是推出了更多的游戏,增加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企名网游戏自研能力有限,其在该板块的议价能力较弱。此外,在上位方面,企名网面临字节系统的强势角力。这推高了收入共享的成本。
企名网的另一项主要成本是营销和推广费用。财报显示,2020年,此项支出将达到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随着增加投资以提升品牌知名度、用户基础、市场领导地位和推广服务,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销售、销售和营销费用的绝对金额将会增加。”企名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