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得好,你的名字一定在加薪名单上。
两天前,我发了一个招聘启事。
发出去后,公司的微信和邮箱瞬间爆炸,全国各地的小伙伴纷纷发来简历和关注。
还好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小伙伴,当天下午就约好了面试。面试结束,老板觉得一切都很合适,迫不及待的上去拍拍他的肩膀给他一个拥抱,说,从今晚开始你就是我的男人了!
我们很快抓住了老板。作为一个做事放荡、严谨的团队,在招聘过程中调整后面的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老板想想也有道理,很快就分配调回来的任务。要求是:不花钱快速的把这个人调回来。
果然,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不花钱做大事。好在我们的团队都是HR组成的,也再次总结了一些回调的套路。
调试前需要准备什么?
调任前最重要的:先和老板或领导核实一下你需要了解候选人的哪些情况?如果你还没有和大佬们确认标准,那就等着以后返工吧!
回铃音内容一般包括:
个人信息调查:
信息、学术信息、职场信用、职业资格、法院失信、犯罪记录、工商注册等。
工作经历调查:
以及单位职位是否真实,任职期限是否一致,离职原因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劳动争议、培训协议、竞业限制协议等。
工作绩效调查:
被调查人已被直接上级、同级或下属评价(一般可接受直接上级评价)、主要工作职责及完成情况、工作能力的优缺点、工作热情等。
业务背景调查:
这是一个“加一”的调查。对于VP级别以上或有创业经验的候选人,要做“加一”的业务背景调查。即候选人是否有严重的商业欺诈或违约行为。
准备好以上内容,再准备好纸笔,然后拿起座机电话(注意:最好用座机),就可以开始回拨了。
运气好,一次打通,运气不好,试几次就能打通!
背调要注意什么?
拨通电话后,不要怯场,大胆说明来意。
如果对方不精彩,一般不会拒绝你的回调要求。江湖上这个规矩大家都知道。
与他人交流时,这些细节尤为重要:
1.至少询问回调的两位前同事/上司,防止串通,保证信息准确;
2.招聘时,要求应聘者在填写应聘登记表时填写原同事/领导的联系方式,方便调回时使用;
[我们使用的申请登记表]
https://www.zhucesz.com/%的问题是封闭的,只有10%的评价部分是开放的,这样可以节省彼此的时间;
4.千万不要尝试用正面/负面的诱导性问题提问,以免得到偏颇的答案;
5.回拨结束后,不妨添加对方的微信,给对方发个微信红包(金额最好是50-100)。以后可能还会挖出这个候选人以前的同事/领导。
是不是很机智!
回调之后还会发生什么?
经过一轮回调,最后发现回调的信息和申请人提供的信息相差很大,该怎么办?
边肖的建议是:
1.出发时间误差在一个月以内,可以理解;
2.总收益误差在10以内,可以理解;
3.工作态度等主观评价不好,换个人问;
4.如果立场不同,换个人来问;
5.违反合同或协议,让他走;
6.触犯法律,放了他;
7.隐藏信息,调查后再做决定;
8.如果有不清楚的信息,调查后再做决定;
很多HR反映,调查过程中能获得的有效信息太少!
申请人的简历只是假的。最头疼的是应聘者的前上级不同意对方就忽悠。答案除了挺好还行。
不知道是被好话‘收买’了,还是不想得罪人。简而言之,我的宝宝累了,不开心了。
为了帮助HR宝宝做好本职工作,降低用人风险,获得快速升职加薪,成为总经理、CEO,走向人生巅峰……
回调问题设计的艺术
01.位置
例如,候选人A在简历中写道,他在2001年3月至2007年3月期间担任B公司的董事。做了一个调整,得知他是2001年3月到2006年10月的经理,2006年11月被任命为总监,2007年3月离职。a担任B公司董事的时间是“4个月”,而不是“6年”。
分析:从真实性来看,A的简历不是假的。最多属于信息不全,只记录离开时的位置。但“6年”和“4个月”的差距往往决定了能否录用。
建议:调回时,要了解候选人离任时的职务,任职时间,任职期间的最高职务。只有把一个问题分成几个问题,才能问的到位。
02.次要的
比如一个应聘者“A是B公司的人力资源主管,下属11人”。被调回来后,他得知“司机5名,清洁工2名,厨师2名,接待员1名,行政助理1名”。
另一位应聘者,“A在B公司有7个下属,其中5个在HR各个模块工作,2个负责行政事务”。
分析:下属的数量与管理能力和专业水平是否必然成正比?
建议:面试时要问清楚下属人数和分工,并与公司现有HR人员进一步确认背景调查。
03.离开的理由。
比如“A离职是因为公司出售,原员工被辞退,参考是E. A叫E她的直接主管”。
经调查得知,公司仍在正常运营,A和E同时离职,E不是A的老板而是其他部门的同行同事。
公司现任人力资源经理与A在同一个部门工作,不愿意正面回答A辞职的原因。他在我们完成回调后打电话提醒我们,要他在背景调查上更加谨慎。但事后A频繁打电话发邮件说明辞职原因,行为稍有异常。
建议:如果要追究离职原因,现任HR、总部HR、离职时候选人的顶头上司最有发言权。
在实践中,应主动核实证人的上级身份。诸如“你和候选人一起工作多久了?它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候选人走的时候你还是她的上级吗?”
04.工作能力(绩效)
这部分问题尤为重要。建议你多做准备,多设计一些有验证关系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证人不想得罪人,不想抱怨,不想承担责任。在后台调查中,如果最常听到的回答是“挺好,还行,差不多”,HR就要注意了!
举个例子:面试中,A说他每年都能超额完成任务,所以多次受到领导的奖励。但是,在做背景调查的时候,他的领导说:“你的下属有几个是A级的?”“七八个,全是区域销售经理”
问“A在平班的成绩排名是多少?”“中等”“你给A涨工资了吗?”“轮不到他。”"在A提出离开后,你留下来了吗?""那时我太忙,顾不上这件事。"“如果还有合作的机会,你还会再聘用他吗?”“哈,看机会了。”
建议: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定量评价而不是定性评价;问“事实”,不问“感受”;用逻辑关系来验证事实。
通常老板一直没涨工资,没面试就走了,不想再合作的员工业绩都不一定真的好,更何况是一个中层干部。
05.沟通能力、影响力、解释力、人际关系、团队合作。
比如:龙老师是A的直属上司。在沟通的问答上,龙老师也说过“A不同意你的意见会说什么?”"他听我的,很少不同意。""在管理一个团队的过程中,你收到过任何投诉吗?"“这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投诉他的理由是什么?”“那谁能记得,几次?”
建议:没有矛盾冲突的时候,大家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