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之家原创】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在取名方面。不同时代的名字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人名,卡车的命名也不例外。
今天卡车之家就带大家看看不同时期的卡车公司名称和卡车车型,看看有什么样的时代特征,有什么样的行业发展趋势。
汽车工业起步阶段中央领导的命名,凸显了企业的地位。
说到中国的汽车工业,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
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民族工业一片废墟,尤其是汽车工业。为了快速实现中国人的造车梦,第一批汽车厂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下顺势而为。解放、东风、黄河、大跃进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产物。
大家都很熟悉“解放”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国家最高领导人毛主席给起的。就连解放车上的“解放”二字,也是取自毛主席手迹《解放日报》。
东风名字的由来也和毛主席有关。1957年,毛主席在论述世界上的两大阵营时,引用了《红楼梦》的一个著名论断“要么东风压倒西风,要么西风压倒东风”,并将生产的车辆命名为“东风”。东风标志“东风”源自毛主席手迹,两个字取自毛主席诗词中的《清平乐会昌》。
黄河货车这几年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最近一张黄河货车的谍照再次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据记载,这个中国较早的卡车品牌,上面有“黄河”字样,也是朱德董事长亲自提出的。
除了黄河,跃进的名字也很有时代特色。知情人士透露,当时跃进所在的南京汽车厂的牌匾也是朱德董事长题写并赠送的。
从以上名字不难看出,当时的品牌命名或多或少体现了一定的政治色彩。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是对那个时期汽车制造企业发展的最大鼓励。
引入明星产品卡车的名称,与“偶像”保持一致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五十铃的推出对中国汽车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之前在一篇文章中详细介绍了五十铃对中国轻卡行业的影响。感兴趣的卡友可以点击文章的链接进行查询。
日本五十铃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产品的技术面,在命名上也有很深的影响。
你可以盘点一下中国轻卡产品的名称,比如庆铃、江铃、奥铃、康铃.“贝尔”一代的产品数不胜数,名字的命名规则和人差不多。当时影视圈涌现出很多明星人物,很多80后的名字都是从“偶像”名字中取了一个字来命名的。
“五十铃”作为当时众多车企膜拜的明星产品,自然选择了向偶像看齐。
经济建设如火如荼。命名追求强大的承载能力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中国经济建设如火如荼,随着国家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对卡车的需求急剧增加。高承载力和耐久性成为这一时期行业最大的需求点。
梳理这一时期的卡车名称不难发现,有几个词已经成为卡车命名的热词,比如“龙”、“虎”、“豹”、“狮”等等。从这几个字的表面解读来看,蕴含着力量,凶猛,很有男子汉的感觉,符合大家对卡车行业的调性预期,自然就出名了。
中外合资卡车名字出现“混血”
随着国内卡车行业的发展,一段时间以来,中外合资企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种行业背景下,卡车命名出现了一些“混血”车型。
我们不难看出,欧曼、德龙、斯太尔、多利卡等常见产品的名字都是舶来品,就像外资企业的中国人都得有个英文名,方便彼此交流,卡车名字也得有点合资的味道。
普通人以关心的德命名
时代的进步往往体现在对普通人的关注上。卡车的发展也不例外。
近年来网络名人中的企业三一重卡深谙此道。除了创新营销模式和广告宣传,在车辆命名上也下足了功夫。
“梁军”、“超级梁”、“朱宏”……以卡车设计师的名字命名卡车,一方面显示了更加独特的个性,另一方面也显示了对技术人才的高度尊重。这是从英雄主义、实用性到更加关注普通人的具体表现,在业内赢得了一波赞誉。
命名权交给用户,解放新产品网名。
近日,一汽解放正式发起《有奖征名!解放新品上市,叫啥你来定!》网上寻名活动,征集即将上市的解放新品J6L卡车的名称,得到了卡友们的广泛参与,而这一举动恰恰说明了卡车厂商用户观念的提升。
我们知道,以前的市场,都是车企造车,车主买车。用户很难参与研发;d、车辆的制造等生产环节。随着卡车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制造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只有赢得客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为所有厂商的统一共识。这一波新品在线命名是重视用户声音的具体体现,也是卡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附言
名字是大学问的。通过以上盘点不难。从卡车命名来看,可以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征和行业发展。时代还在前进,行业还在发展。让我们一起探索卡车文化,共同见证行业发展。(文/张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