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6日08:09:02成都商报记者姜龙徐成钰
岳兆恒及其藏书
在四川攀枝花,有一位老人叫岳兆恒。他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和藏书。
40年来,岳兆恒用两套房存放藏书,家里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他痴迷于在书中寻找“攀枝花”,40年间收集了上万本与攀枝花有关的书籍,堪称攀枝花的“百科全书”。
今年4月,他向攀枝花市大渡口街社区三味书屋捐赠了约2万册图书,希望这些图书能被更多人阅读。他说,40年来,有书相伴是他最大的幸福。
初衷
我听到有人说:“爬树枝不能讲文化。”
他决心搜寻所有关于攀枝花的书
79岁的岳兆恒是山东人,初中文化。他1965年到四川攀枝花参加三线建设,逐渐养成了爱读书、爱买书的习惯。他的藏书始于1982年。当时,他在攀钢二期办公室工作时,经常与上级部门和合作单位打交道。这期间,他常听别人议论攀枝花的建城历史这么短,没有文化……这些话让岳兆恒下定决心,要搜寻所有与攀枝花有关的书籍。
攀枝花建设初期,书籍十分匮乏,想要找到一本与攀枝花有关的书籍并不容易。岳兆恒首先在攀钢收集企业建设的历史资料和文化著作,利用工作出差的机会,到各大企业、市有关部门、区县和外地城市,获取反映攀枝花开发建设和三线建设的各类书籍。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岳兆恒去要书,难免受到不少白眼和冷遇。然而,他不达目的不罢休。他找朋友帮忙,让单位开证明、开介绍信等,一次又一次地去做,就能如愿以偿。每得到一本书,他都视如珍宝。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单位和编辑熟悉了岳兆恒,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他们给
他日益增长的关注。于是,岳兆恒在寻书读书的道路上越走越顺利。作为回报,他还担任了一些单位和编辑的义务送书员。
收藏
应收广泛足迹
三种方式藏书40年两套房存放
2003年退休后,岳兆恒有了更多的时间,交通越来越便利,通讯越来越发达,藏书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他不仅走遍了攀枝花各部门、各大企业和区县,还将足迹扩展到攀枝花周边的市州县,收集各类地方志、年鉴、画册、期刊和文学作品。
“跟攀枝花有关的书我都要。”岳兆恒说,他藏书,针对不同对象主要采取上门收购、交换、购买三种方式。目前,攀枝花出书的部门和编辑总是乐于让岳兆恒这样的求书名家满意,有的单位一出新书就会主动通知他。对于国外单位和编辑,岳兆恒主要采取交流的形式,各取所需。
工作期间,他住在大渡口街道南山社区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里。结果,这本书占满了整个房子。退休后,女儿在炳草岗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供他和老伴居住,家里也放了不少书。
捐赠
向社区书屋捐赠2万册图书
“有书相伴是最大的幸福”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年事已高的作者主动将自己的作品和书籍托付给他。一位从部队退伍转业到机关的退休老人,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几十万字的文史作品,自费3万元印刷了300册。10多年前,老人在病榻上挥之不去时,主动联系岳兆恒,托付他的作品和书籍。接受老朋友的委托后,岳兆恒立即四处奔走,将作品寄给好友和一些学校等单位的图书馆(室)。
前不久,当岳兆恒再次气喘吁吁地搬回一大堆书时,从不反对他的妻子突然发脾气,和他吵了起来
,催促腾出以前的房子。岳兆恒也觉得,藏书到了该找个新家的时候了。此后,他又向档案馆、文化馆、党史研究室等单位捐赠了大量图书。一位老朋友得知他的想法后,主动牵线搭桥。今年4月,岳兆恒向大渡口街社区的三味书屋捐赠了约2万册图书,屋子里摆满了80大包书。现在,岳兆恒一有空就来三味书屋整理书籍。用岳兆恒自己的话说,除了书,他没有其他爱好。40年来,与书为伴是他最大的快乐。刘静摄
记者姜龙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