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0家大型企业创新中心落户浦东,17家落户张江。
7月29日,作为浦东落实中央“先行区”文件的重要举措之一,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以下简称GOI)正式发布。首批开放创新中心20家,如JLABS上海、微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大飞机创新谷、罗氏中国加速器、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ABB机器人赋能中心、施耐德电气创新赋能中心等。纷纷亮相。
从轨迹分布来看,这20家首批创新中心几乎都集中在重点硬核产品创新领域,已有17家企业落户张江。
2021年5月18日,投资逾2亿元的罗氏中国加速器在浦东张江正式启动。罗氏制药是第一家在浦东张江投资建设生产线的跨国制药公司。罗氏中国加速器也是罗氏制药在全球自主建立并运营的第一个加速器,将助力中国医疗创新发展,加速科研向药物转化,促进中国研发;d向世界。
全新的罗氏加速器大楼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竣工并投入使用,面积超过5000平方米。目前,罗氏中国加速器已经吸收了国内首批三家创新型药企,其中两家从事抗肿瘤新药研发的公司已经与罗氏全球创新体系进行了深度接触,双方进行了深入的研发探讨。
2017年12月,强生公司强生创新宣布成立新的强生公司。上海市政府、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是强生公司最大的实验室。约翰逊的全球网络和亚洲第一个JLABS。它与分布在世界各地的11个JLABS和2个JPOD一起,为医药、医疗器械和消费品领域的早期创新者提供资本高效的孵化资源和实验室空间,并为专注于研发的创业者和初创企业提供指导、社区环境、行业联系和创业项目;孵化、发展和优化。
上海JLABS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总建筑面积4400多平方米。它于2019年第二季度正式投入运行,配备了最先进的模块化和可扩展的实验空间。其专业设备和数字原型实验室将为企业家提供高度兼容的设备和技能培训计划,帮助他们设计和开发智能健康技术。
默克中国创新中心于2018年宣布成立,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默克中国创新中心致力于与中国创新生态圈的合作伙伴密切合作,在默克现有业务之间和之外的相关领域搜索、孵化和投资创新项目,特别是在中国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创新领域和探索方向,如器官样、人工智能健康解决方案、液体活检技术、清洁肉类、生物电子和神经网络芯片。
默克创新中心将成立一个专门的团队,由默克中国战略和转型副总裁孙领导,探索新技术并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该中心还将为当地人才和合作伙伴提供创意、创新孵化和各种培训,以应对在中国市场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加速创新项目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进程。默克的创新中心专注于医疗健康、生命科学、高性能材料和跨业务创新。
2019年1月,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与张江集团在浦东新区共建微软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实验室,于15日正式开放并投入运营。这是微软第一个亚太,也是全球第三个相关实验室。实验室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的人工智能岛。
微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是一个全球性的研发机构。微软为促进创新研发而专门设立的机构。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的研发和产业化
创新中心为当地初创伙伴提供两种合作模式:一是加入初创计划,验证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寻求与西门子医疗的合作机会;二是入驻创新中心,享受一站式创新服务。作为西门子医疗正在建设的四大创新中心之一,西门子医疗上海创新中心是国际领先的开放式公共研发中心。配备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研发平台;数字仿真和快速原型实验室。
2019年,中国首个IBM Watson Build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正式落户位于人工智能岛上的张江科学城。通过人工智能和云平台的本地化部署,IBM为企业提供四大主要功能模块, IBM集成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包括用于数据的IBM Cloud Pak和用于应用的IBM Cloud Pak)。Watson AI基础能力平台(包括AI模型的准备、构建、运行和管理等。),预建Watson应用服务,IBM长期积累的实例、组件、代码模式。
截至2021年6月底,创新中心已服务242家人工智能创新创业企业,重点帮助65家企业获得转型升级的技术创新资源。
2021年7月9日,百度集团与上海张江集团共同打造的百度飞桨人工智能产业赋能中心正式启动。百度将以赋能中心为原点,通过“百度飞桨人工智能公共技术平台”将飞桨和百度大脑的领先技术引入上海,降低企业和个人开发者的使用门槛,将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计算资源与企业的场景和需求对接,赋能上海企业构建自己的ai应用解决方案。
作为中国首个自主研发、功能丰富、开源开放的工业级深度学习平台,百度飞桨持续引领中国深度学习技术发展,填补了中国深度学习基础的空白,确保了AI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性。飞桨平台聚集了320万开发者,服务了12万家企业,基于平台创造了36万个模型。
2019年9月,大飞机创新谷正式开园。大飞机创新谷是中国商飞公司着眼大飞机长远发展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旨在促进民用飞机的基础研究,突破民用飞机研发的瓶颈。研发和创新了一批民用飞机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
预计到2035年,“一谷一园”平台形成的产业配套将支撑中国商飞公司200架以上大型商用飞机的年产能,带动航空产业年产值达到3000亿元以上。
2012年3月22日,中国电信上海创新孵化基地在上海启动。孵化基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康桥区中国电信信息园。占地20000多平方米,拥有国际标准的办公和演示环境,拥有千兆出口带宽的专业化实验室和数百台高端服务器。
中国电信上海创新孵化基地自成立以来,一直瞄准互联网发展的技术高地,努力为创业团队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基地的建成,使上海科技创业环境与中国电信的网络、客户、技术、人才、创意等资源形成高效的整合和对接。
2020年7月8日,红杉数字智能产业孵化中心在上海张江人工智能岛正式开业,是红杉资本在中国的首家产业孵化中心。孵化中心旨在有效构建红杉数字智能生态圈,为数字智能领域的初创企业提供企业发展、资源链接、产业协作等全方位支持,进一步推动数字智能产业发展,助力打造上海人工智能新高地。
的研究和应用
2020年12月,高淳张江创新中心签约落户张江科学城。创新中心旨在张江扶持一批创新能力强的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龙头企业。在组建高水平咨询智库、搭建国际合作平台、搭建品牌活动平台等方面搭建平台,达到服务实体企业的目的。
奇迹孵化器是微创医疗发起的产业孵化器,专注于新兴高科技医疗的创新。微创医疗于1998年成立于上海张江科学城,现已发展成为高性能医疗器械的跨国集团。
奇迹孵化器拥有一套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线站孵化模式。前期以闭环、差异化、大跨度非线性、快速迭代的方式完成概念验证,确保解决方案满足用户需求;以后期开放、同质化、多站点线性有序推进的方式,快速实现产品认证和量产,确保商业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