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10系列文章解释冻结原因、风险防范和解冻指南。这一期会给你讲解,如果起诉的时候没有对方的身份信息该怎么做。如何获取人口信息和居住地信息?
概述
如果要起诉,基本条件必须是明确的被告。“明确被告”是指原告提供的信息,如被告的姓名、住所等,具体到足以将被告与他人区分开来。没有被告或者被告不清的,法院不能受理。第一百一十九条提起诉讼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被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区分被告与其他人的信息很多,比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社会关系、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其他户籍内容等等。信息越多,越有利于确定具体被告。如果原告能够在立案起诉阶段提供被告的身份证号码,一方面有利于被告身份的认定,足以将被告与他人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后续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实践中,一般需要提供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证号等。为了识别独一无二的人,它需要权威的证据来证明它不可能只是捏造的信息。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和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4)证据和证据、证人姓名和住所。具体来说,需要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如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等。如果没有这样的权威证据,就需要去公安局、网格办、街道办等权威部门获取被告人的身份信息。那么,如果我没有以上材料呢.我只知道他现在的地址?我只知道他的手机号码。我该怎么办?我只知道他的银行卡账号。我该怎么办?我只知道用他的支付宝和微信账号做什么。如果你只知道以上信息,你还没有达到界定被告的标准。由于法院无法主动查询调取对方的身份信息,工作量太大,容易侵犯个人隐私,也容易导致诉讼过多,浪费司法资源。本期将从实用的角度为读者提供解决方案。查询方式1。起诉公司和个体工商户如果想起诉公司、商铺等公共组织,需要登录“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企业基本信息并打印复印件。二。起诉自然人。知道了被告人的姓名和身份证号,就可以准备起诉状、证据材料等立案材料向人民法院立案。有的法院可以根据立案材料当场获取当地身份信息。比如,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立案可以在申诉台查询被告人身份信息。部分法院或仲裁机构会出具补充材料通知书/协助调查函/协助查询联系单/其他证明材料(视各单位具体做法而定),注明查询主体和被查询人,到当地公安局户政部门查询人口信息。以深圳公安局为例滑动查看更多图片。此外,2020年7月15日,深圳市司法局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银行卡解冻指南》(深司〔2020〕100号文件)授权深圳有权调用全国范围内自然人的身份信息和居住信息,无需准备备案材料,也无需去法院,非常方便。上下滑动查看更多。如果有的法院可能不允许公民亲自查询,或者原告嫌麻烦,可以
可以去深圳法院起诉。可以向法院申请出具证明材料获取居住信息,也可以委托。第四条:公民的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治疗的地方除外。3.知道被告的姓名和电话号码,可以向法院申请到该手机号码所属的通信公司如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通信营业厅调查取证,查询被告的身份信息。4.知道被告的姓名和银行卡账户。这种情况下,可以向法院申请到账户所在的银行营业厅调查取证,查询被告的身份信息。但是各地的机构要求不一样,有的允许法院工作人员去拿,有的甚至只允许法院工作人员去拿。5.知道被告的名字,支付宝,微信账号。现在支付宝、微信已经成为大家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工具,这些工具基本都要求实名登记制认证。如果是支付宝账户,可以向法院申请转入支付宝总部。如果是微信账号,可以向法院申请转入腾讯总部。以上查询策略可通过关注“艺法”微信官方账号获取。幻灯片换更多照片提示:很多人在从事民事活动时,没有防范意识,等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才想通过诉讼维权。维权之路可能会很艰难。杨硕鸣建议:1。签订合同时,必须订立书面合同,写明合同双方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2.被殴打、被宠物咬伤、发生交通事故,要第一时间报警备案,并请群众提供对方身份信息。3.租房或租房时一定要保留对方身份证复印件。4.在索要或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可以注明“仅限XX使用,挪用无效”,可以有效防止身份信息被滥用。5.在获取他人身份信息时,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传播或挪用,否则可能承担法律责任。6.如果你有对方的身份证信息,但对方不是深圳户籍,可以委托深圳查询居住信息,以便在深圳起诉。7.订立合同时,要注意争议的解决。最好约定由所在地法院管辖,维权产生的费用、诉讼费、保全费等费用由对方承担。8.出现纠纷时,即使没有对方的身份信息,也可以主动咨询,得到解决。你不必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以免别人得寸进尺。
如果要起诉,基本条件必须是明确的被告。“明确被告”是指原告提供的信息,如被告的姓名、住所等,具体到足以将被告与他人区分开来。没有被告或者被告不清的,法院不能受理。
法律链接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请求、事实和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被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区分被告与其他人的信息很多,比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社会关系、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其他户籍内容等等。信息越多,越有利于确定具体被告。
如果原告能够在立案起诉阶段提供被告的身份证号码,一方面有利于被告身份的认定,足以将被告与他人区分开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后续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
实践中,一般需要提供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址、身份证号等。为了识别独一无二的人,它需要权威的证据来证明它不可能只是捏造的信息。
法律链接
《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址和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三)请求及其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4)证据和证据、证人姓名和住所。
具体来说,需要相关证件的复印件,如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等。如果没有这样的权威证据,就需要去公安局、网格办、街道办等权威部门获取被告人的身份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