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金融中心:正规军吃土,皮条客免财!
投资银行圈
以前觉得在华尔街工作很高大上,直到来了陆家嘴,发现到处都是野鸡和假金融皮包公司。
我突然意识到,华尔街和陆家嘴的本质是一样的,只不过华尔街骗的是全世界的钱。
在一次饭局上遇到一哥们,自称华尔街投行精品回国。公司名字是典型的华尔街拉筋公司的画风,和汤姆杰里差不多。他吹嘘自己有多牛逼,被我们这桌金融皮条客嘲笑鄙视。如果你不能在华尔街骗钱,你会想到你的祖国。你为什么很久以前去那里?
有时候真的很佩服这些外国人的公司,他们太懒了。几个人的姓拼一个公司的名字,中国买办的翻译也很有艺术感,比如摩根士丹利,高盛,普华永道,如果他们的名字是鼎和冠陈会计师事务所,陈会计师事务所,一下子就低了。
中国地方金融机构的名称也不尽相同。他们都要求名字具有王霸精神,这是宏伟和丰富的。一般是华、华、华、诚、信、投、财、金、银、财、东、西、西南、西北等词语的排列组合。皮包公司自然深谙此道。
我之前去了一个哥们在陆家嘴的公司,抬头一看公司名字,叫东方郭进,我就懵了。我知道东方郭进,我也知道,这东方郭进是什么鬼?第二次想了解一下,老板居然进去了。可惜这种人才。
此外,还有CICC国泰、国泰财富、中投摩根、CICC国投,都迷茫困惑。
在陆家嘴,有官方许可的忠臣,有称霸山林的小山寨,更有中介游击队和投资小作坊。
我相信陆家嘴最早的时候是正规金融机构主导的。后来很多皮包公司发现韭菜觉得在陆家嘴租公司是实力的象征,是信誉的保证,于是开始了大规模进入陆家嘴的浪潮。
写字楼高昂的租金价格并没有阻挡他们的热情。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反过来进一步推高了陆家嘴写字楼的租金水平。
e租宝、达达、金钟等骗子公司几乎在每栋楼都设立了自己的行骗基地。冲进人群后,一哄而散,一地鸡毛。
两年前,陆家嘴写字楼一房难求。现在,如果你想开一家皮包公司,有很多装修精美但空无一人的办公场所供你选择。价格其实比市场价低一点。你被施了魔法。
但是,你不明白为什么幸福来得那么突然。这时候中介和物业会告诉你,前业主已经改变策略,租到其他便宜的地方去了,比如虹桥、上海火车站——
毫无疑问,前房客刚刚和他的嫂子跑了。你租了这个场地,当然,用时髦的话来说,这叫职场。有时候受害者和拿不到工资的员工会上门,误把你的公司搞砸了。
现在很多在陆家嘴南楼工作的金融打工者,往往看不起在陆家嘴北楼工作的人。毕竟IFC和上海中心的租金比北楼高一倍甚至几倍。
所以很多想租在陆家嘴,又觉得租金让自己沉闷的皮包公司,都会选择租在陆家嘴北部的几栋老旧的破楼,尤其是招商局大厦,以降低作弊成本。
因为这个名字太受壳公司欢迎了,招商局无形中给他们加了一个字母。似乎租下这栋楼就和招商局有了某种精神和肉体上的联系。自从招商银行搬进了位于临江的豪华新办公楼,这栋楼就完全被各种皮包公司占据了。
如果你在吃饭的时候遇到一个说自己在陆家嘴做PE的小混混,很可能他就在招商大厦几十平的小隔间里,偷偷策划各种骗钱方案,哦不,融资方案。
这不在陆家嘴公园北边的这些楼里。金穗大厦很特别。作为陆家嘴核心区最古老的楼盘之一,租金价格也很漂亮,一天不到7元就能租到。陆家嘴的老山东,是陆家嘴底层金融乞丐吃饭的不二之选。
这栋楼之所以特别,是因为楼里有很多已经上岸的空壳公司,比如企名网、时刻学校,地下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金库。很多空壳公司告诉你,他们租这里是因为迷信这栋楼是为了聚敛财富,他们不会告诉你,他们租这里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缺钱。
在陆家嘴工作,交通极其不便。上班迟到、约会迟到和开会迟到的一个普遍借口是:“我的车堵在延安隧道里了!司机没办法!“别人不知道你坐在隧道三线,顺便在虚数空间放个X。
吃饭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交通银行大厦4楼的员工餐厅价格不贵,但不对外开放。交行和太保的金融民工还是比较幸福的。皮包公司的财务民工只能在陆家嘴各个楼的烟波阁转悠。去哪个烟波阁吃饭,要看他们今天在哪个楼拉皮条。
即使是在郑达广场的地下,也很容易撞见熟人,丢面子。环球金融中心的地下还可以。但如果郭进中心的公司不报销,财务民工绝对不会轻易尝试,顶多偶尔吃顿肉饭。
午饭后,是金融民工们享受每天新鲜空气的时候了。天气晴好的时候,穿着人和狗衣服的金融民工一个个从各个写字楼涌出,一个个在陆家嘴中央公园走来走去,像监狱里的犯人。他们似乎在为提篮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却不知道提篮桥是个大人物,你也没有份儿。
好在金融民工普遍素质还可以。没有树和腿,最多只有几个人偶尔倒着走。
当然,除了交通和吃饭,住房也是困扰金融打工者的一大难题。
很多自认为以后会赚大钱的金融打工者,一般都会选择在崂山村和乳山村合租老丈人的房子,让他每次都能带着一点骄傲的告诉别人“我每天从世贸中心走回家”。
那些自我意识比较强的金融打工者,会租住到更远的地方,比如世博附近的上南新村——如果不了解上南新村,可以简单理解为上海的天通苑或者浦东。
多少个日日夜夜,无数陆家嘴的金融打工者,在连接2号线和郭进中心的天桥上,看着陆家嘴那些与他们毫无关系的奢华人士。
舰桥上的LED电子显示板实时滚动着世界各大证券交易所的各类指数。附近有一个仿佛在上海市中心的巨人,每天中指都指向天空。金融民工的心中突然生出一股英气:
他们在心里发誓,总有一天会在这个大上海,东方的巴黎,魔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灯火通明中总有一盏灯――然后回到家发现自己的群租房已经被拆了。
很多年后,那些正规金融机构的物质狗和金融打工者突然发现,周围的同龄人都是靠拉皮条开皮包公司赚钱的。
这让人感叹皮条客就是生产力。
赚钱才是硬道理。其他都是扯淡。
毕竟经济衰退的时候,创造增量太难了。把别人口袋里的钱直接放进自己的口袋,是最快的赚钱方式。
免责声明报告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为转载太多,或者真实原作者无法确认,所以只标注转载或者不标注。部分文章被举报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非常抱歉。请让我们知道,如果有任何标记或版权问题的错误,我们将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