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世忠,男,1970年出生于福建晋江,现任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1991年,丁世忠创办安踏(福建)鞋业有限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安踏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用品品牌公司。2006年,因其对中国体育事业的特殊贡献,被评为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7年,带领安踏在HKEx上市(代码:2020),融资超过35亿港元,创下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市盈率和融资额纪录。截至2017年11月,市值首次突破1000亿港元,位列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第三。
1987年,丁世忠从父亲那里拿了一万块钱,带着从各个作坊收集来的600双鞋,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
17岁的丁世忠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数百名进京卖鞋的晋江人之一。他在北京的一些大商场,比如王府井商场,都设立了锦江鞋柜,生意非常火爆。
1991年,丁世忠和他的亲戚集资五六万元建立了一个制鞋车间,这就是安踏的前身。当时晋江像安踏这样的小厂有上千家。与其他公司相比,安踏毫无优势可言。
当时由于资金有限,安踏在设计、生产、销售方面已经捉襟见肘,没有余力去做营销,只能靠客户的口碑来传播。但与其他作坊不同,安踏有自己的品牌梦。
从1999年开始,安踏斥资80万与孔签约,作为代言人打造品牌,在当时引起强烈震动。还花了500万在央视体育频道黄金时段发起了大规模的“广告轰炸”。安的口号“我选择,我喜欢”众所周知。
丁世忠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在2000年,他投入了几乎所有的钱,借助悉尼奥运会,在央视为安踏做广告。此后,安踏发展迅速。2007年,安踏决定在香港上市,公司从家族企业转型为上市公司。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丁世忠的心中充满了遗憾。阿迪达斯以6000-8000万美元成为2008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奖服装的赞助商。丁世忠在心里默默地设定了一个小目标。12年奥运会冠军的胸是安踏的标志。
但是这块蛋糕不是那么好抢的。阿迪达斯为12年奥运会的合作机会预付了500万美元。而且中国奥委会为了避免一些冷门赛事得不到赞助,把2009年到2012年的奥运周期打包出售。如果你想赞助12年的奥运会,你就得全部拿下。吃掉这个庞然大物并不容易。
但是丁世忠拒绝接受。公司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是把看似不可能的变成现实。咬咬牙跺脚之后,安踏愤怒声讨pk,失去阿迪,获得2009-12奥运周期套餐赞助。估计赞助费用在6亿左右,连奥委会的人都有点担心“安踏?”多年后,丁世忠笑着说安踏很好。现在看来,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
自此,安踏对体育赛事的赞助一发不可收拾。常年赞助CBA、全国排球联赛、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CUBA),被誉为“中国联赛的引擎”。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与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国家游泳中心、体操中心等五大中心的24支国家队签约。20签约NBA品牌认知度持续上升。
除了明星代言央视宣传,安踏早期“安踏模式”快速发展的另一个杀手锏是渠道建设。通过实施区域代理制和零售加盟制,安踏构建了一个庞大而顺畅的营销网络,从品牌产品的制造商到批发商,以二三线城市为重点。
丁世忠还表示,“这块蛋糕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问题,更是运动品牌专业地位的体现。”在篮球企业的网络中,NBA无疑是最好的代表。
和NBA谈了两年左右,终于敲定了合作。而安踏这次似乎很幸运,2014-2015赛季NBA总决赛。金州最终4-2击败克利夫兰骑士队,获得NBA总决赛冠军。金州的汤普森穿着安踏KT FIRE篮球鞋赢得了比赛。在亿万球迷的见证下,勇士赢了球,安踏赢了市场。
正如丁世忠签约NBA时所说,“耐克和阿迪达斯曾经让我们保持清醒,但现在我们必须让他们保持清醒。”
在奥运市值飙升的安踏助力下,终于在20年内突破600亿大关,交出了亮丽的财报。前不久,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发布了十三支国家队招募赞助商结果公告。安踏宣布成为包括花样滑冰和速度滑冰在内的13个国家冰雪运动队的运动服装赞助商。合作期限为2018年8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其中,还涵盖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了提升品牌形象和品质,安踏正在积极争取更多的露脸机会。
希望安踏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