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地争创“锂电池之都”!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郭萱/易维/欣旺达等。
“双碳”目标叠加新能源出路,锂电池行业全面爆发。一边是动力电池企业百亿项目加速上马,一边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降本增效,构建供应链”成为企业的重要课题。
在这种情况下,区域集聚发展正成为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突出特征之一,同时发展锂电池也成为一些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良策。
截至目前,福建宁德、江西宜春、江西新余、湖北荆门、四川遂宁、四川宜宾、山东枣庄已提出打造“锂电池之都”。
可以明显看到,在各地推进“锂电之都”建设的过程中,头部动力电池企业成为“主角”,包括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等,投资远超以往。
同时,资源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成为各企业选址建厂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锂矿资源的争夺,是电池企业提高材料自供比例、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的重点布局。
自2011年现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落户以来,SAIC、格林威治、杉杉等上市公司纷纷跟进投资布局。宁德锂离子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全球锂离子新能源小镇。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2017年至2021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动力电池装机容量连续五年位居全球第一。从产能布局来看,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在宁德的基地包括东桥/湖东37GWh、湖西40GWh、车里湾45GWh和福鼎120GWh,总产能为242GWh。
去年11月,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募集450万元用于产能扩张和研发;d项目,包括福鼎时代约60GWh,交城时代约15GWh(车里湾项目)及部分PACK生产线。
除了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消费电池龙头ATL沪西数码项目也在加快建设,年产量增加20千兆瓦时。宁德以两家龙头企业为核心,引进建设邦普、杉杉、厦门钨业、国泰等80多个产业链项目,覆盖锂电池全产业链。
据了解,截至2021年10月底,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产值已达1100亿元,成为宁德第二个千亿产业集群。宁德市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建成世界锂电池之都,锂电池产能超过400GWh,全产业链产值达到4000亿元。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飙升,锂资源成为各动力电池企业争夺的重点,也是工厂选址的重要因素。
伊春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云母矿,资源量相当于636万吨碳酸锂,被誉为“亚洲锂都”。锂资源的短缺促使头部企业加快锂云母资源的布局和开发,以提高材料的自供率。
去年,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郭萱高科先后向宜春抛出橄榄枝。
2021年2月,郭萱宣布投资115亿元在宜春经济开发区建设锂电池新能源产业项目。目前,宜春碳酸锂项目已完成生产线调试并成功投产。
9月14日,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将在宜春投资建设新的锂电池生产基地和碳酸锂等上游材料生产基地。同年10月,该项目正式奠基
作为国内锂业第一家上市公司,江西锂业历经10余年的全球收购,成为当之无愧的“锂之王”。产能方面,预计今年年底赣锋锂业碳酸锂产能将达到1万吨。
电池方面,今年1月22日,年产10 Wh的江西赣锋锂电池二期新型锂电池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56亿元,年产10 Wh,包括方形硬壳电池、软包电池、磷酸亚铁锂固态电池生产线。这也是赣锋锂电池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容量提升。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新余锂电池产业基本打通了从锂矿原料到锂电池生产的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包括锂盐、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废旧锂电池综合回收、电池外壳等。
湖北荆门提出,加快建设“华中锂都”,力争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以上。目前主要引进了亿维动力、绿道、新舟邦等各领域的领军企业。
去年11月,亿纬锂能确认年动力蓄电池项目将落户荆门掇刀区,计划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
荆门460亿动力储能电池产业园项目中,除去亿纬锂能的投资金额,格林美、柯达力、新舟邦、恩杰等荆门锂电龙头板块的合同投资额将超过155亿元。
其中,比如科达丽去年9月公告拟投资不超过10亿元建设荆门新能源动力电池精密结构项目;9月,梅格与荆门市政府签署协议,在现有项目基础上,2021年至2025年在荆门投资28亿元;恩杰股份与亿纬锂能成立合资公司,总投资52亿元。
在亿威动力、恩杰、绿道、新舟邦、科达力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荆门锂电行业相关企业已达16家,一大批上下游配套项目落地。目前荆门锂电池产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将基本形成。
3月10日,遂宁发布锂电池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建设“世界锂都”的目标。指出到2025年,锂电池年产能达到100GWh,其中动力电池产能达到60GWh,锂电池行业收入达到1000亿。
去年,遂宁引进蜂巢能源投资71亿元的20GWh动力电池项目,打破了动力电池终端品牌“立都”的空白。目前一期厂房已经封顶,设备将于3月进场,6月投产。二期工厂预计8月开始设备动员,年底投产。
同时,锂盐材料优势是遂宁发展锂电池产业的最大优势。材料上游方面,有天齐锂业、潘科技、富临精工、四川豫能等多家企业。
其中,天齐锂业具备年产碳酸锂、氯化锂、氢氧化锂等基础锂盐1万吨的生产能力,是中国最大的电池级碳酸锂供应商和中国最大的碳酸锂产品出口商。四川豫能已达到年产17万吨磷酸亚铁锂产能,建成全球最大的磷酸亚铁锂生产基地。
目前,全市共有锂电池企业4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包括蜂巢能源、天齐锂业、盛鑫锂业、四川路桥等投资的锂电池产业项目60多个。总投资超过600亿元。预计年后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
此外,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宜宾的合作项目范围也从单一的锂电池生产基地扩大到西部研发;d、销售、人才培训中心等领域,共同打造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西南总部。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携手宜宾后,上下游企业纷至沓来。目前,方得纳米、贝特瑞、大族激光、连赢激光、远东、柯达利、常颖精密、振宇科技等企业已在宜宾布局。
目前,宜宾正以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为核心,着力打造动力电池“16”产业生态圈,打造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和核心配套生产基地,打造“动力电池之都”。
与山东枣庄相比,资源要素欠发达。凭借地缘交通和政策优势,从去年开始加速引进动力电池项目。凭借欣旺达、天能等龙头企业的虹吸效应,吸引了大量锂电池产业链企业抢滩登陆。
目前,全市共有锂电池企业35家,其中重点锂电池企业19家,产品200多种。锂电池产业初步形成了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电池、电池组组装、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等较为完整的全产业链。
电池项目方面,2021年,欣旺达、天能、保利信等投资项目陆续开工。
去年9月,总投资50亿元的吉利鑫旺达动力电池项目开工,预计建成后将实现80万套混合动力电池的年产能;今年2月,投资200亿元的欣旺达30GWh动力电池项目开工,这是枣庄目前单体投资最大的锂电池产业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