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经历是简历中最长也是最重要的部分,通常包含工作描述和工作表现。
工作经历是为了清晰地反映求职者过去的工作情况。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公司名称、职位名称、职位描述、工作表现等。虽然这些都是基本内容,但是还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1.使用时间
在职时间是求职者在一家公司的工作时间。比如2018年7月到2020年2月,在职时间是以。
如果只把工作时间写成一年,比如2018-2020年,这种效果会大打折扣,因为年份的跨度很大,HR不容易只看年份就判断求职者的具体工作时间。比如这也可以按年写成2018-2020,实际工作时间只有一年。
2.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的信息很直接。一般我们直接写公司全称就可以了,但是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知名企业工作经历
建议直接写知名企业品牌名称或简称。有些企业品牌或简称大家都知道,但不知道企业全称。
(2)XX公司
如果你还在职,但是想考虑更好的机会,那么你就不希望被现在公司的HR看到。有些朋友会用XXX代替公司名称,这可以理解。
除了这种方式,招聘网站都支持屏蔽公司,求职者可以屏蔽当前公司,这样就不会被搜索到。
3.职称
职称也是比较直观的信息。首先要注意的是真相。简历上的职称要和你的离职证明等证件上的一致。
一般写简历的时候,大家只写职位名称,不写部门,因为现在的职位是细分的,职位名称能说出自己所属的部门。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大公司,分事业部或事业群,就要在职称前加上属于哪个事业部或事业群,因为有些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某个业务线的应聘者,明确标注更有利于快速获得面试机会。
4.工作描述和绩效
是这次工作经历最重要的内容。工作经历的呈现形式变化不多,主要是两种:
一种是把职位描述和业绩分开写,一种是把职位描述和业绩融为一体,或者加上获奖、荣誉等信息。两种形式都有可能。在具体应用中,根据位置或性能分别使用。
(1)工作描述不等于工作职责。
对于职位描述部分,有几个写作原则。只要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就能把职位描述写得非常清楚。
很多求职者在写职位描述的时候,往往会犯一个错误,就是把岗位的工作职责当成自己的职位描述,直接放上去,因为这两个内容乍一看很像,但是在有经验的HR眼里,完全不一样,本质上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很多求职者的简历看起来整齐划一,层次分明,投递效果却不好的原因。
A.结合实际工作内容
工作描述不是工作职责的直接体现。它必须展示你最实际的工作内容。是你做了什么,而不是你在这个岗位上应该做什么。
B.漏斗结构
职位描述的写作应该遵循漏斗结构。也就是说,按顺序,重要的工作内容或计划类排在前面,次要的或执行类排在最后。
C.词语的变化
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要用不同的词。除此之外,对于具体的工作内容,要区分哪些是主导,哪些是合作,用一些结果导向的词,比如完成了,公式化了等等。
D.开始和结束
在对一份工作的描述中,我们要注意完整的结构,从开始到结束,这意味着工作描述必须是完整的,而不是部分的。
举个例子,对于一个销售人员来说,一个岗位描述在一个销售目标制定的时候就结束了不是问题,但是我们要想让它完整,就必须要有相应的目标分解和执行。
(2)如何展现自己的工作业绩?
不同类型的成就以不同的方式展示:
A.数据类型
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数据,尤其是商务类的工作,一定要突出,比如销售额,增长率。
B.文档和系统类
除了数据类型、文档、系统构造等方面的表现。也可以表现为绩效,尤其是职能岗位,在数据表现上不如业务岗位明显,所以可以体现在这些方面。
比如一个从事人力资源的求职者,在高端职位招聘的机制突破和宏观思维上,都能在职位描述中体现出来,这也是一种个人的表现展示。
C.奖励类型
通常我们会把奖励放在单独的模块里,但是有些奖励也可以表现为工作业绩,我们会通过案例来分析。
例如,在我任职期间,我负责了两个景观设计项目,这两个项目都获得了XXXX协会颁发的设计金奖。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其获奖的展示,介绍反映了其工作的成果,突出的成绩使获奖成为可能。
D.工作价值
工作价值的表现展示主要是指所做的工作具有特殊价值,如研究专利、高水平成果等。
5.其他人
除了以上部分,还有一些其他信息:
(1)团队规模和优势
一般招聘网站上都有这两部分信息。我们大部分人在自己制作简历的时候都不会添加,而是把相应的信息放在职位描述里,并与具体的工作内容结合起来。
(2)工资
通常情况下,我们不会在简历中反映目前的薪资,而是在面试时与用人单位的HR进行沟通。
(3)离职原因。
离职原因是所有面试官都会问的问题。因为有些求职者需要详细陈述离职原因,所以一般不会写在简历里,以免引起误解。毕竟简历中很难用文字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