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走了”
作者:张钊
志泽
制作|互联网内幕事务
成立于2003年,与美团合并,大众点评的真实寿命是13年。这款定位为“美食推荐”的APP,仍然是大多数人吃饭前必不可少的应用。然而现在,大众点评可能很难出现在新兴用户的眼中。
9月11日下午,美团点评在HKEx发布公告称,计划将公司名称简化为“美团”。公告原文为:如我公司日期为2020年9月11日的公告所披露,董事会建议将我公司英文名称由美团点评简化为Meituan Dianping,并采用中文名称Meituan作为我公司的双外文名称,以取代其现有中文名称Meituan Dianping。
公告中还提到了更名的原因:董事会认为公司名称的简化将有助于树立公司统一的品牌形象,提升用户和商户对公司多元服务能力的认知,从而推动公司专注于食品平台战略,同时继续探索新的业态,为生态系统和社会的所有参与者创造更长期的价值。
这意味着大众点评“没了”。
这个改名早就是一个标志。今年7月,位于北京望京的美团总部前台大厅进行了重组,墙上的公司名称由美团点评改为美团。
此外,2018年11月,美团点评调整组织架构。新成立的用户平台由黄海和王会文共同负责;任命张川为商铺事业群总裁;聘任王为归国创业集团总裁;陈旭东负责驴子部门;陈亮负责大象部门;LBS平台由王会文负责。以上事业群负责人基本都是美团的人员,大众点评前高管没有接手任何事业群。
此外,2019年1月16日,天眼查数据显示,大众点评主体上海含桃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股权发生变更,大众点评创始人张涛等原股东全部退出,新增王兴、穆荣军。变更后,王兴持股95%,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并担任监事。法定代表人由美团联合创始人穆荣军接任。也就是说,大众点评已经完全归美团王兴所有。
如今大众点评的UI充斥着美团的入口,大众点评的核心UGC内容评论也会在美团上展示。另外,评论最赚钱的项目,比如商家推荐、排序、收费商家的UI等。也会被美团带走。从某种意义上说,大众点评的使命就是引导美团。
种种迹象表明,在正式宣布之前,美团已经采取措施“评论”了,这次宣布更像是把最后的荣耀留给“评论”。
2015年10月,业内传出美团将与大众点评合并。虽然当时消息被双方否认,但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从合并的那一刻起,大众点评其实已经输了。合并后的新公司将由王兴的团队主导。尽管新公司采用双CEO制度,但https://www.zhucesz.com/ CEO张涛将淡出。
随后的事件也证实了这一点。11月,美团点评宣布重组,张涛不再担任新公司联席CEO,美团点评CEO王兴担任新公司CEO,不再担任联席董事长。在担任张涛新美大首席执行官仅一个月后,他就匆忙离开了。
与其说是张涛放弃了评论,不如说是《资本论》放弃了评论。据当时参与合并的内部人士透露,此次合并是双方主要投资人背后操作的结果,而非双方管理层主动寻求合并。投资人决定合并的主要原因是美团和大众点评都面临的烧钱困境。
细数美团的扩张史,其实就是烧钱史。2001年有两次融资,可见美团烧钱之快。
市场被金钱抛弃了。20岁时,o的市场份额
当时美团背后的资本主要是阿里巴巴、腾讯、红杉、于波等大众点评的投资方为阿里巴巴、腾讯、红杉、知心资本、今日资本等。在股东层面,两家公司有重叠。烧钱现状和股东重叠是两家合并的基础。
从成立到合并,大众点评已经走了13年。2003年4月,大众点评在上海成立,它的成立是基于张涛对美食的追求。当时,张涛从海外回来后,他想尝试当地的餐馆。他找了身边的朋友推荐,推荐的餐厅也只有几家。在一个接一个地尝试之后,张涛对此并不满意。他有一个更大的野心——建立一个用户可以给餐馆打分的网站怎么样?大众点评就这样成立了。
网站建设容易,收入难。互联网初期,很多站长都面临着商业模式的困境。大众点评就是其中之一。在张涛的运作下,该网站在当地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但是有了流量和用户,就没有收入了。按张涛自己的话说:“那时候家里的收入只有妻子的工资。”
成立两年后,大众点评开始尝试商业化。张涛推出的第一个产品是实体会员卡。通过与线下商家合作,持有大众点评会员卡的消费者可以获得一定的优惠。有了名声和名气的加持,会员卡积累了一定的发行量。但是会员卡最大的问题是同质化。当时市面上已经有很多类似的会员卡,大众点评的会员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够。
发出去的几千张会员卡中,经常使用的只有几十万张,利用率很低。另一个原因是,在PC时代,用户和商家的信息同步不方便。用户在电脑上查询使用大众点评网,但会员卡要和线下商家对接使用。这不仅增加了用户的成本,也给商家带来了负担。
2006年,大众点评获得红杉资本首笔融资。2005年,沈南鹏与红杉资本共同创立红杉资本中国。作为红杉资本的合伙人,沈南鹏当时也在上海,他深知大众点评的潜力,这可能是红杉投资大众点评的原因。
同样在2006年,继上海、北京之后,大众点评在杭州成立分公司,旨在对标口碑网。https://www.zhucesz.com/于2004年6月在杭成立,比大众点评晚一年多,商业模式与大众点评非常相似。2006年10月,https://www.zhucesz.com/获得阿里巴巴投资,成为大众点评最大的竞争对手。但大众点评并没有关注有阿里加持的口碑网。大众点评凭借优质用户和品牌粘度,守住了自己的城市壁垒。
然而,这种成功也拖慢了大众点评网的发展。在2010年推出团购业务之前,大众点评网仅在全国6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分别是上海、北京、杭州、南京、广州、深圳。2010年6月,大众点评正式推出团购业务。相比已经进入市场的美团和其他竞争对手,大众点评落后三个月。
由于竞争激烈,团购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昂贵的行业,所有的团购网站都在尽力扩大市场。“千团大战”正式吹响。截至2011年底,美团、拉手、沃沃等团购网站已经进入了数百个城市,而大众点评进入的城市还不到30个。
大众点评被质疑最多的是速度——在快速发展的团购行业,习惯了慢的公司的大众点评速度是否跟不上。张涛对此回应:大众点评从来都不是一家慢性子公司。在执行层面,大众点评行动非常迅速。
比扩张慢更致命的是现金流。2011年4月,大众点评宣布获得1亿美元融资。仅一年后,2012年8月,大众点评宣布获得投资人6400万美元融资。与美团一样,两次融资间隔时间短,让外界普遍认为大众点评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事实上,在2012年年中,大众点评就出现了一些资金短缺的传闻。有媒体认为,大众点评的生意并没有人们预期的那么好。
在和美集团合并之前,在20日的新年贺词中,张涛给大众点评员工的关键词是:变革和提速。改变是指大众点评的业务改革,提速是指20大众点评将加快线上线下的拓展和融合。可以看出,当时张涛已经意识到了舆论对自身问题的严重性。随着15年双方正式合并,这家成立13年的公司终于交给了曾经的对手。最广为人知的是大众点评与美团合并后,张涛与同事痛哭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