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一则名为“宝鸡有一群怀揣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爷的带领下,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消息传遍了国内互联网,9日还在继续传播,在朋友圈刷屏。
这家名字39个字的公司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奇葩”的名字?公司的两个合伙人是在炒作吗?这家公司以后会改名吗?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找到了该公司法人代表党永峰,他为我公司E独家提供了“史上最长冠名公司”的办公场景。
那么,这家“史上名字最长的公司”未来会对主营业务做些什么呢?党永峰说,“目前我们想卖自己品牌的避孕套。”以后还打算做个电商平台,比如卖一些县域经济的土特产。
起初,当他接到记者的电话时,他实际上拒绝了.
工商资料显示,这家“史上名字最长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为党永峰,注册地为陕西省宝鸡市,注册时间为2017年5月22日。
通过相关渠道,E公司记者联系到党永峰,起初他拒绝了采访。他很惊讶自己突然成了网络名人,表示“公司未来的发展思路会确定,但会以电子商务为主。
工商资料显示,除党永丰外,公司主要人员为自然人股东牛卢晓、监事荣乃珍。本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万元,由牛和党永峰分别出资。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商务(不得从事金融业务);计算机软硬件的研发、安装和维护;计算机系统服务;营销策划;企业形象策划;组织国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会议和展览服务;电子产品、文具、计算机及辅助设备、工艺品、日用品、土特产品、农副产品的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受到了全国网友的极大关注,让党永峰大吃一惊。他说公司名字意外火了,他没有心理准备。
80后创业史的两个奇葩名字是这样来的。
6月9日,E公司记者通过熟人渠道与党永峰沟通,后来他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党永峰说,他和公司的另一个股东牛卢晓一起成立了这家公司,因为他们是好朋友,以前就打算一起做点什么。
党永峰说,他和牛卢晓都是陕西人,巧合的是,两人都是1984年的。他从山西某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苏州等地工作,在工厂做质检员。在国外漂泊十年后,他回到陕西,决定自己创业。
据他说,他的合伙人牛卢晓,也就是公司名称中的“牛叔叔”,是一个“特别多愁善感的人”以前是酒吧的驻唱,现在为了梦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创业。创业不容易,要冒很多风险。
鲁牛以前在酒吧等地方做驻唱,月收入3万元,现在自己创业后,月收入只有1万元左右。为了鼓励公司的员工,他写了一首歌叫《创业》。
记者通过查询工商信息发现,牛卢晓此前成立了一家名为宝鸡牛大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有两名股东。鲁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外地回到陕西后,有人让他投资理财产品,他投了40万。结果他投资的钱都被骗了。20.他又开始做生意了。目前,他已经在创业项目上投入了100多万。这笔钱包括他这些年的积蓄和卖房的钱。
那么,这家“史上名字最长的公司”未来会做什么呢?党永峰说,“目前我们想卖自己品牌的避孕套。”我还计划在未来建立一个电子商务平台,例如在泰国销售一些当地产品
公司名字意外走红后,党永峰说,“我还是很惊讶,完全没有准备。”当时大家一起讨论名字,他说是为了让人觉得新奇。但他表示,“公司真的无意炒作自己。”
“你们公司注册很久以后要改名吗?”不少网友也幽默地表示,这么长的公司名称会让会计和填报销单的人哭出来。面对记者的提问,党永峰说:“公司接下来打算取个简称。”
另外,这几天网上一直在流传这家公司营销人员的辞职信。党永峰说:“那封辞职信是假的。”
6月9日晚,他给记者发了一组“史上名字最长的公司”的办公场景。从图片上看,这家公司显然是一家正常的创业型公司,办公场景远没有公司名字那么“精彩”.
(“史上名字最长公司的办公场景”)
(这间办公室挂着“中国大叔影响世界”的横幅)
那些年一直在8月18日网上流传的一个奇葩公司。
面对占据手机屏幕的“史上名字最长的公司”,各界网友纷纷表示不满。他们拉出了各种“名字很奇妙”的公司。例如:
上海大水漂投资有限公司
广州造他一个亿投资有限公司和N个“造他一个亿”系列公司。
北京帕劳波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中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这类公司也以其鲜明的名字特色赢得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盘点一下a股历史上那些奇葩公司的名字。
在大a股的历史上,有很多公司的名字都很奇妙。
8月,郑和公司更名为洲际石油公司;燃气(600759),而且直接走上了国际路线,感觉自己内力一下子增加了不少。据了解,正和股份最初是海南的一家房地产公司,后来通过收购马腾公司等海外油气资产,逐渐转型为油气开发企业。
5月,多伦股份决定更名皮皮,试图抓住P2P这个热点。从此,该公司因其绝妙的名字和“最佳口碑”而在资本圈声名鹊起。现在公司的简称变成了*ST皮图(600696)。随着国家加强对P2P行业的管控,P2P行业的虚假繁荣得到了有效控制。
,海隆软件更名为2345 (002195)。公司官网,成立于2008年9月,隶属于上海二三四五网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定位于打造“网民首选”平台的互联网企业。公司位于世界一流的软件产业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环境优美,办公面积8000多平方米,员工近1000人。旗下18款软件覆盖超过1亿互联网用户,是一家亿级用户平台公司。
业内人士分析,上市公司更名的动机有三类。一是因实施资产重组,主营业务发生变化,从而变更新名称;二是为了突出主营业务或新业务的品牌而更改名称;另一种是业务没有明显变化,但他们先穿上了时髦的“新马甲”。他们更感兴趣的是披上“高大上”的外衣,赢得市场关注,抬高股价。所谓“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抬高股价。”
事实告诉我们,上市公司要扎扎实实做好管理,练好内功,用靓丽的财务报表回报股东和投资者。而不是更注重改名字,毕竟如果公司业绩做得不好,名字再花哨也没多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