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东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全力确保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努力打好“双攻坚战”,赢得“双胜利”,为全年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5月27日,企名网《高管信息山东》第20期以《全国最大熔喷口罩过滤企业满负荷生产的背后》为题,报道了东营市全力支持医用材料企业加紧生产、保障疫情防控应急物资供应的成功经验,普及了疫情稳定生产的“东营路线”,引起社会各界良好反响,为统筹兼顾,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国内最大的熔喷口罩过滤材料生产企业山东付军无纺布有限公司广受好评。这家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24小时满负荷生产,坚持价格不涨,质量不打折,产品源源不断。1月23日至3月25日,向全国各地口罩生产企业供应熔喷布原料1000余吨,日产品可供应医用外科口罩1500万张。高峰时其熔喷布产能占全国十分之一,而这背后,是政企合作稳定生产的“疫情”。
主任成了驻厂企业的“兼职副总”。
1月21日接到工信部通知后,付军无纺布有限公司立即启动战时状态,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疫情期间,公司10条熔喷生产线和4条纺粘生产线全部投产。
生产车间。记者周广学摄
“得益于党委政府营造的良好环境和提供的良好服务,在疫情的冲击下,我们可以专注于生产和供应。”公司总经理黄文胜表示,顺利复产的关键在于原料供应、物资运输、电力供应等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各级服务的精准有效。
“江主任前前后后没少帮忙。可以说他是付军的‘兼职副总统’。”而口中的蒋主任,就是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今年初二,江涛去付军盯着他,从防疫检查到物资采购,产品出货,甚至食堂采购。他没有休息一天,为企业提供“衣食住行”的全方位服务。
凯博公司是付军无纺布的原料供应商,也是山东及周边省份熔喷布的主要原料供应商。因为凯博公司的技术骨干在湖南休假,公司无法开工。对此,开发区及时为企业联系航班、专车,迅速接回技术骨干,为复产创造了条件。江涛承认从其他地方召回技术人员是有风险的。但他们考虑大局,严格按照防疫程序,把风险降到最低。
为打好“帮扶拳”,2月2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了8个企业服务队160人,选派70名干部职工,与省市服务队221名队员一起进驻企业,实现了对393家“四对一”企业和使用市外返乡人员企业的“一对一”服务。
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感受不到我的存在,但我一直在你身边。”这是东营供电部门的服务宗旨。在黄文胜看来,这不仅是一个承诺,也是一个实际行动。
生产车间。记者周广学摄
“熔喷布生产设备对电压要求高,一旦出现电压波动很容易停机。”来自付军的无纺布技术员张伦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地供电部门已经进行了改革
“我们从东营银行申请的1000万流动资金贷款和从东营农商银行申请的500万元贷款,从申请到审批只用了一个工作日。”黄文胜说,各部门的服务有速度、有力量、有温度,连企业没想到的问题都解决了。
服务在于精准。疫情期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企业精准就业服务,提供1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帮助57家企业解决新增就业602人,为企业提供防疫设施和物资,为企业选择集中隔离场所13处,共计1196间。
以“零疫情”孵化“金娃娃”
“疫情期间,如果我们不在东营,恐怕生产不会这么顺利。”在黄文胜看来,疫情期间东瀛没有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给企业发展吃了定心丸。
3月,付军无纺布有限公司液体微孔过滤材料项目入选2020年山东省重大项目。这个项目技术门槛高,复制难度大,市场竞争力强。投产后,打破了微孔液体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同时,该项目的生产设备可通过技术改造随时转换为熔喷口罩材料、防护服、隔离衣和高端医用防护材料,以保证国家急需的战略物资供应。
“短短三天,开发区就帮我们拿到了项目开工许可证。”提到开发区的工作效率,黄文胜竖起了大拇指。
复工服务队走进企业帮助解决困难。
好环境捡到“金娃娃”。2019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签约项目133个,总投资341亿元,其中世界500强、大型央企、外资项目16个。8个项目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优化和重点项目。为加快在建工程建设进度,开发区成立了复工服务办公室,成立了4个复工服务小组,指导85个在建工程完善“一账两方案”,积极对接疫情低风险劳务输出地区,加强劳务人员复工组织,组织1130名劳务人员乘专车、包车有序返区。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颁发了东营市首张行业综合许可证。
好的服务会创造好的环境。去年以来,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认真落实扶持创业者创业、解决企业问题、建立企名网、服务企业联系主任等各项制度。积极承接市级管理权限下放,开发区行使的市级行政审批权限由107项增加到411项,基本覆盖了市政府所有审批权限;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在“3545”改革基础上,在全市率先启动工程建设项目“一表申请”、“多评合一”和联合验收,实行市场准入“无会审批”,成效显著。
“开发区既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又是主城区所在地,各项工作都需要更高的标准和更高的水平。我们以‘第一行动’回应企业的‘第一需求’,以与企业、疫情、市场赛跑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常怀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