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过校招入职,那么大家的工资都是统一的。
其他非学校招聘人员应聘时,薪资讨论空间不大。
不管你是名牌大学还是二流院校,专科,本科,硕士,所谓差距就是地域差距。城市系数不同,专业方向不同,整体薪资水平会有所不同。当然,公司会根据具体市场的各种情况定制不同的起薪。
城市一线研究生和三线城市大专起薪差距肯定大;但是一线城市研究生和三线城市大专差距大,也不一定。
作为一个专业人士,在选择公司的时候,你应该明白整体的薪酬是多少:
包括:工资、补贴、奖金、股票.
说到工资,不能只说基本月工资。
比如花花月薪8000,每年16保薪。年度浮动奖金为年薪的25%,飞飞月薪13000元,年度固定工资12%,浮动奖金为1-2个月工资。
所以不能简单的用月薪来衡量哪个公司待遇更好。
问有没有电话补贴,交通补贴,午餐补贴,或者其他技术或者岗位补贴。这些都是现金奖励,应该纳入年薪整体计算。
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叫做税前薪酬和税后薪酬。
税前工资总额
税后工资(已付工资)净工资
为了让你更清楚如何计算,我先举个例子。
公司的offer和签订的劳动合同都是税前工资,也就是扣除个税和社保基金之前的工资。比如飞飞开出月薪13000,税后工资是多少?
这是一个计算器。你可以算出税前和税后是多少。链接如下。
你可以输入数字来计算你的工资。
2017五险一金计算器_税后工资计算器-融360
对于暂时不能在一线城市落户的应届毕业生来说,社保基金和社保基金非常重要。
没有社保和纳税记录就不能办理居住证,所以享受不到很多本地人的待遇,落户更是遥不可及。
不要总想着年轻。没有社保基金也没关系。重要的是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有助于你以后更好的融入城市,你可以更容易的贷款买房。
有的公司和员工签订协议,放弃缴纳社保基金,然后把你的个人缴费发给你。其实你吃了大亏还觉得捡了个便宜。
企业攒了不少钱,企业的贡献远远高于个人。
商业医疗保险
大多数(好的)公司都会为员工购买商业医疗保险。入职时会填写加入商业医疗保险申请表。这种保险可以帮助报销一般紧急社会保障的费用,还可以帮助您在患重病时减轻经济负担。
年度体检
作为公司福利的一部分,比较好的公司年度体检覆盖所有员工,公司会出200-500元给初级员工安排年度体检。
带薪假期
注意,带薪假期是不包括所有公民假期的假期,如春节、端午节、国庆节等。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按照法律法规,工作不满一年是没有带薪年假的。
但是通常好一点的公司还是会给员工带薪假期的。
好公司一般给10天,一般公司给7天。
如果你工作的公司不给应届毕业生带薪假期,这家公司真的敲到家了。
如果你的公司年假超过10天,恭喜你,珍惜这样一个有良心的企业。
另外还有带薪病假,一般是10-15天。女学生每个月可以在经期休息一天。好好利用。想想这些假期。还有10天(年假)和10天(带薪病假)=20天,也就是说你一年有一个月是白领带薪的(一般每个工作日21-22天)。
工作内容代表了工作本身的价值
刚才,你常常显得不知所措。建议你仔细阅读JD(职位描述),衡量自己的工作是否有长期价值,对自己有挑战性,对整个团队有重要意义。
你未来需要考虑的是提高工作内容的重要性,因为你的工作越重要,它的可替代性就越低,你的工作价值就越高,工资自然也就越高。
如果你还是觉得力不从心,那就想想怎么让你的领导和你的团队离不开你。你是唯一能把这项工作做得最好的人。
目前只要工作内容对你来说是有趣的、有挑战性的、有发展性的,就尽力去做好。
知道自己的定位和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前景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学生毕业后作为管理实习生加入公司。轮岗三年,自然就成了管理者。而且有的同学在一个岗位上已经七八年没有发展了。
可能是职位问题,也可能是公司本身没有发展前景。极端来说,入职时的职位是终身职位。所以,越早知道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越早越好。
其实撤退部分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大家都知道阿里巴巴文化很强,生活有组织,给员工办集体婚礼,给员工提供很多免费福利和活动。到了双十一,很多程序员自发在阿里大厦外搭帐篷,基本吃住都在阿里。这就是文化能让员工为此买单的强大程度。
有些公司不允许员工迟到,迟到会被罚款。不批准员工事假,千方百计刁难员工,榨取剩余价值。
BAT、华为这样的平台我们就不说了。平台够大。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尽量选择顶尖或者最好的平台肯定是对的。工作几年后,你可以决定是加入小公司还是初创公司。如果这个顺序错了,你可能就没那么容易进大公司或者顶级公司了。而你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间。
判断你的领导是不是你想追随的?他诚实吗?
非常重要的一点——和朱者赤亲近的都是黑人——在职业发展的早期最好有一个可靠的领导。
好的领导当然可以让你的职业发展更加有力,而坏的领导也可以让你的职业发展屡屡受挫。
从大学毕业到退休,你有40年的时间在职场奋斗,现在才刚刚开始。
送你两句。也许你现在不能理解他们。没关系。你会慢慢理解他们的。
本人常驻上海,薪资谈判专家,长期参与500强外企工作。我个人的思维和经历限制了我的分享,导致我无法代表中国的整个职场。当然,如果对你有些帮助的话,可以手动赞一下,持不同观点,开放讨论。
你可能喜欢的樊菲的其他文章:
【1】如何判断领导的职位?
【2】我的工资是如何快速突破一万的?
[3]快速企名网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