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起名核名

公司起名_公司起名字大全免费

工商核名

公司核名_工商核名查询系统官网
开公司想不出好名字? 企名网为您推荐
已为 家公司推荐名字
如:贵州企通达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城市是“上海”,行业是“科技”
公司起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工商核名

非常重要,真实有效的号码才能收到核名结果

查询成功

稍后将有工作人员告知您查询结果,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荷兰松拓公司名称

发表日期:2022-11-15 10:17:39

这个问题在我的时间线里很久了,但是一直没想好怎么说。对一个事物了解的越多,就越没有信心去解读它,因为你在体验细节的时候会感觉到自己知识的浅薄。一般来说,北欧的高福利是建立在制度、文化、经济三点基础上的,但三者缺一不可,包含了非常复杂的内容。如果都写下来,文章会很冗长。

不过最近有时间看看下面的回答,发现侧重于制度和文化的部分比较多,经济的比较少。其实这更符合我初到丹麦的最初感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北欧独特的经济结构其实对福利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我自己的领域是和市场分析相关的,所以这次我就以经济为切入点,对这个问题做一些补充。

前阵子丹麦电视台反复播放一则广告:两三个看起来很体面的日本老人坐在黑色豪华轿车里接受采访。经过两分钟的摔跤,一群可爱的小猪开始随着音乐拱起来。原来,这是丹麦皇家集团为纪念丹麦猪肉出口日本50周年而做的活动。广告最后,丹麦驻日大使露脸,说做了一个猪雕像,以后会放在大使馆门前。

这似乎有点滑稽。毕竟,很少有大使喜欢把自己和猪联系在一起。然而实际上,这只猪有着更深远的意义。它代表了丹麦、北欧乃至整个欧洲发达国家的一种特殊战略,即专注于“高附加值”和“低发展速度”的产业。而这一策略最终在当地的福利体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前我们评价一个行业,唯一喜欢的指标是“增加值”,即行业人均生产率,一般体现在劳动强度和行业平均利润上。毫无疑问,低附加值行业一般不能给员工和社会高福利。你想象不到,一双皮鞋挣几块钱的皮鞋厂,会给工人高工资、优质医疗、人性化的工作时间,但一些高附加值的行业,未必能做到。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联网。虽然行业平均利润率高达30-40,但是技术迭代速度太快,不确定性太高。现在的主流编程语言十年后可能会成为少数,渠道产品的优势最多保持五年。在缺乏真正可靠的积累的情况下,即使是行业领袖也有很强的危机感,只能选择把员工压榨到极致。这也是之前中国程序员虽然工资超越欧美,却要996的原因。在这部分北欧人处于优势的行业,在高附加值的条件上加了一个“发展速度低”,画风完全变了。因为发展速度低,意味着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变,老祖宗的积累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形成更高的门槛。更重要的是,一个行业进入低发展周期,说明这个行业的市场几乎已经停止增长。新一代员工没有什么突破性的任务,只需要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自然会减少所需的劳动时间:即使我干两倍的活,也赚不了多少钱。

所以,从员工的角度来看,多劳多得并不能转化为效益;从企业角度看,扩大投资不适用于饱和市场;从政府的角度来说,需要大量资金的网点并不多。很容易看出,这三个因素包含了底层需求和高福利的上层动力,自然会催生福利制度。换句话说,北欧政府和人民没有地方投资自己的产出,所以他们只是用它来增加社会稳定。这也是同样是高附加值产业的美国采取低福利社会制度的重要原因,因为在美国,金钱可以更有效率地产生更多的金钱。

其实北欧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了。支柱产业大多来自上述“高附加值、低发展速度”的产业。从我到丹麦开始,我的同事就一直跟我说这是个农业国,但我不敢相信,因为农业只占GDP的2%。直到去年,我遇到了一个帮助我们公司审核行业标准的顾问。在三个月的合作中,我也问过他一些关于丹麦经济和工业的问题。这才发现这个国家的GDP数据很闷,很丰富: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原材料,比如啤酒,乳制品,罐头,皮草等。都是按企业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而不是统一价格来统计的,这是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出口避税)另外,一些与农业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化肥、兽药、农业服务、咨询等都没有包括在内(丹麦的GDP统计很混乱,乐高其实是一种化工),这让农业显得更加无足轻重。据顾问介绍,丹麦农业相关产业的GDP实际上占14%左右,在世界上是极高的。其实还有一个数据也可以印证农业的重要性:在丹麦所有出口中,农业相关产品占四分之一,仅猪肉出口就占6。

农业,尤其是畜牧业,其实是一个“高附加值,低发展速度”的典型,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不一样。以大家最关心的牛奶为例。在丹麦,牧场执行的标准是一毫升牛奶中的细菌数量少于5万个。但在实际生产中,95%的牧场一般细菌标称数小于3万,巴氏杀菌后接近安全标准。这是在2007年丹麦禁用饲料中所有抗生素的前提下。放眼全球,这个标准只有荷兰能勉强比,欧洲国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足以说明技术含量。这些技术实际上植根于丹麦三四百年的畜牧业传统,许多经验无疑在今天仍然有用——牛的变异速度无法与编程语言相比。说实话,我出国后才发现,被千人指指点点的中国乳业,真的不一定是体制问题,而是比不过欧洲。在这个行业,后来者追赶的成本太大,甚至在商业上无利可图。当年中国的牛奶行业标准和欧洲比,结果企业干脆去三聚氰胺,现在标准降低了,却不断被拉出来吐槽每毫升200万的菌落。事实上,据我所知,中国牧场根除乳腺炎用了近30年的时间,至今没有成功,而丹麦的这个任务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

如果继续以丹麦为例,看看排名靠前的公司,尤其是出口创汇最多的公司,可以发现几乎都是在“高附加值、低发展速度”的行业,比如:

DSV/马士基/UST:物流骨干网

诺和诺德:生物制药技术

嘉士伯啤酒:农业的快速销售渠道

阿拉乳业:畜牧业

哈毛皮:畜牧业

丹麦皇家集团:有机农业和畜牧业

DLG:饲料技术畜牧业

ECCO:设计畜牧业

乐高:设计的基础化学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仅限于丹麦。如果放眼整个欧洲,可以发现类似的逻辑其实无处不在。无论是德国的发动机,意大利北部的液压产品,法国的工业控制,还是欧洲遍地开花的美酒、汽车、奢侈品。这些产业附加值高,但涉及的核心技术,如基础材料科学、艺术设计等,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没有更新。这是在当前中国崛起和全球竞争的环境下,欧洲人保持高福利的重要基础。

这时候,当然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欧洲人选择这些行业,而中国不能?是因为我们生来就要努力吗?其实也不对。在我看来,两者的选择几乎都有必然的成分。当时,欧洲也试图进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这一变化迅速、潜力巨大的领域。但是,这些行业都是资本的绞肉机。要么你有一个巨大的单一市场,要么你有强大的政府领导。否则,前期的投入是微小的差异,后期的回报却是千里之外。一个分散的欧洲没有足够的基础来支撑这种竞争力,所以虽然有诺基亚,但最后不得不把领导权交给东亚和美国。中国的动机更好理解。作为追赶者,你更愿意去迭代更快、发展潜力更大的行业,和其他国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吗?还是想去一个几百年不变的行业,吃欧洲老祖宗的尾气?答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