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业史,可以发现其实是一部工具型互联网公司的跌宕起伏的历史:十五年前,工具型互联网公司在营收和用户规模上成绩斐然;十年前,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工具企业纷纷进入瓶颈;现在,阿里、腾讯、今日头条、美团等巨头吸收了绝大多数流量,工具再次成为中国互联网创业的热门方向。
工具互联网的日子。
2000年,最成功的互联网公司是暴风影业、迅雷等一批工具互联网公司。
此前,互联网简陋的运行环境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网络需求,如网速慢且不稳定,软件下载费时费力,互联网上的视频没有统一的格式标准,本地播放器无法识别数百种视频格式.
那是一个资源匮乏的时代,但网民仍然渴望上网。在一个特定的时代,工具平台迎来了自己的日子。
为了解决本地视频格式混乱的问题,从金山出来的冯鑫创建了暴风影音,暴风影音解绑,就是为了解决网民因格式问题无法观看视频的问题。
当时暴风科技解码能力很强,支持多种格式,并且创造了SHD高清专利技术,可以支持720P分辨率。
在优酷、土豆、快播、QQ视频的夹击下,暴风影音一直独立领先。2009年,暴风影音的用户总数已经达到1亿。当时,每100个网民中就有73个使用暴风影音。
依靠多种兼容格式和高清的工具属性,暴风影音成为中国互联网历史上的一匹黑马,但风头比暴风影音更猛。
2004年宽带刚刚普及,下载应用软件、游戏、音乐、视频等内容的需求异常旺盛,但也存在网速慢、下载不稳定等问题。
为此,陈豪调整了迅雷的业务方向,采用“断点续传”技术,为网民提供最快的下载软件。
快速且不可破解是下载的核心。测试结果显示,在同等网络条件下,迅雷的下载速度是BT的3倍。凭借高出竞争对手数倍的下载速度,迅雷扶摇直上。2006年,其用户数量超过1亿。
然而,2009年,暴风影音和迅雷的成功只是中国互联网工具企业的代表,绝不是个例。这类工具型互联网企业有搜狗输入法等。
2010年,平台互联网崛起,工具互联网开始衰落。
2010年,是中国工具型互联网企业的巅峰。在中国互联网用户前3名中,工具型企业占据了两个位置:迅雷用户突破3亿,是全球最大的下载引擎;暴风科技每天约有2500万人在线,甚至拒绝了阿里20亿元的收购条件。
但在工具型企业凸显的背后,iPhone 4发布引发的移动互联网浪潮,让工具型企业陷入了——3G和4G的增长瓶颈,改善了网络环境。此后,平台型互联网迅速崛起,工具型互联网企业逐渐失去使用价值。
从2010年开始,曾经是装机必备的迅雷慢慢退出了网友的视线;暴风影音也从摇钱树、妖股之王,最后被破产清算。而平台互联网公司大放异彩。
年,腾讯总收入1亿元,实现利润1亿元。15年后的2020年,腾讯实现营收1亿,净利润1亿。
在,淘宝平台年交易额刚刚突破80亿元,15年后,25万个品牌,500万商家,8亿人参与狂欢。短短半小时,天猫成交额达到3723亿。
很多创业者也抓住了平台互联网公司的机会,实现了个人价值。
2006年,两年未回国的王兴先后做了内网和饭局,但无一死亡。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王兴对接餐饮商家和办公室白领,转型梅
年,大学刚毕业的张一鸣选择了直接创业。四次失败后,2012年,张一鸣抓住信息内容时代的新趋势,用算法为用户推送内容。2020年,字节跳动的估值达到7000亿元。
移动互联网的大幕已经拉开,时代的大潮将腾讯、阿里、字节跳动、美团等一批平台型互联网公司送上了中国互联网江湖的宝座,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场最闪亮的明星。而解决具体问题的工具型互联网公司,如迅雷、暴风科技等,则逐渐没落。
2020年,工具平台开始崛起。
2018年,随着互联网红利时代的结束,商家和C端流量只会集中在头部平台,这意味着大量的平台公司会倒闭清算。
依靠对接资源进行开发已经行不通了。创业者需要的是撬动市场的抓手。工具型互联网公司成为这场互联网红海市场突围战最重要的突破方向。
以汽车后市场好车主互助为例。为了撬动市场格局稳定、传统力量强大的汽车后市场,企业以数据为支点,从两个车主痛点切入:安全驾驶和维护成本。
在安全驾驶方面,好车主互助推出了“危险驾驶行为AI智能识别系统”,可以捕捉会员的高危驾驶行为,如急加速、急减速、急转弯、打电话等。规范驾驶习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同时,好车主互助还为价格敏感的三四五线城市提供普惠性的汽车保养、汽车维修和用车服务,降低车主的保养成本。
通过两只手,好车主互助获取会员车辆授权信息,实现会员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哪些零件接近使用寿命,需要尽快更换,到期需要维修的地方。
它是数据的支点和撬棍。好车主互帮互助,将大数据赋能给维修店和零配件车,为维修店导流,制定维修标准,辅助门店管理。对于零部件制造企业,帮助他们进行C2M改造,减少原材料库存,降低成品仓储成本,完成“JIT”生产。
15年,移动互联网来临后,工具型互联网公司从鼎盛时期逐渐衰落,暴风影音、迅雷等头部企业从大众视线中消失。工具型产品被很多人认为是没有增长潜力的小众产品。
随着AI算法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失的情况下,工具再次成为互联网创业者的首选。以工具为支点,可以撬动平淡的市场,也可以撬动固化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