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在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云南铜业2021年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3月30日,云南铜业发布2021年年报。云南铜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利润总额亿元,同比增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亿元。
云南铜工业2021
实现利润总额1亿元
2021年,云南铜业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追求和创造标准为主线,以库存管理为抓手,统筹推进生产经营和改革创新,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阴极铜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黄金吨产量同比增长,白银吨产量同比增长,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阴极铜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130万吨,居全国铜行业首位。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10亿元,同比减少;净资产1亿元,同比增长;资产负债率由下降至,公司资产质量持续改善。2022年是云南铜业的“改革创新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云铜将务实奋进,乘势而上,增强战略定力,汇聚智慧和集体力量,在不断奋斗中开创新局、谋新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继续以“改革创新发展”、“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合规”、“党建监督”为抓手,推动政治领导再加强、依规治党再加强、队伍建设再加强、和谐建设再加强,使各级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凝聚起全体职工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把各项目标任务推向前进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铜业公司、推动云南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20大胜利召开。(云南铜业证券部)
2021年,云南铜业公司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追求和创造标准为主线,以库存管理为抓手,统筹推进生产经营和改革创新,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努力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阴极铜产量1万吨,同比增长;黄金吨产量同比增长,白银吨产量同比增长,均创历史新高。其中阴极铜产量已连续两年超过130万吨,居全国铜行业首位。
2021年末,公司总资产10亿元,同比减少;净资产1亿元,同比增长;资产负债率由下降至,公司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2022年是云南铜业的“改革创新年”。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云铜将务实奋进,乘势而上,增强战略定力,汇聚智慧和集体力量,在不断奋斗中开创新局、谋新篇,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加快高质量发展。坚持党的领导,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力量,继续以“改革创新发展”、“生产经营”、“安全环保合规”、“党建监督”为抓手,推动政治领导再加强、依规治党再加强、队伍建设再加强、和谐建设再加强
一季度,驰宏锌锗紧紧围绕“深改、深对标、强作风、创价值”年度工作路线,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精心管理、统筹协调驰宏会泽矿业和云南澜沧铅矿系统,克服承包商流失影响,努力保持稳定生产;驰宏荣达矿业提前规划部署,克服疫情防控和严寒天气影响,创下最早开工纪录;呼伦贝尔驰宏面对原料供应短缺,系统研究专题,增加渣料加工能力,努力保证产量完成;驰宏综合利用快速响应,及时调整维护计划,减少系统维护的影响;云南永昌铅锌公司开展技术攻关,优化运行模式,实现了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驰宏锌锗主生产线的综合开工率得到了提升,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下一步,驰宏锌锗将继续强化“两个支撑”和“三个配合”,稳步推进整体经营管理,努力确保实现“一半时间一半任务”的目标。第一,依托早会这个平台,可以及时暴露问题,快速反应,形成管理机制,保证运行的顺畅。二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现场视频监控、DCS控制参数、生产数据的实时共享,提高运行效率;第三,加强采矿和冶炼相关生产线之间的协作,适时适量生产,维护系统平衡;第四,加强生产、采购、销售的协调,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减少不良库存;第五,加强生产、设备、技术的协调,夯实生产基础,实现稳产、高产、优产。(韩冰贝里)
一季度,驰宏锌锗紧紧围绕“深改、深对标、强作风、创价值”年度工作路线,主动作为,勇于担当,精心管理、统筹协调驰宏会泽矿业和云南澜沧铅矿系统,克服承包商流失影响,努力保持稳定生产;驰宏荣达矿业提前规划部署,克服疫情防控和严寒天气影响,创下最早开工纪录;呼伦贝尔驰宏面对原料供应短缺,系统研究专题,增加渣料加工能力,努力保证产量完成;驰宏综合利用快速响应,及时调整维护计划,减少系统维护的影响;云南永昌铅锌公司开展技术攻关,优化运行模式,实现了质量和产量的提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驰宏锌锗主生产线的综合开工率得到了提升,为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驰宏锌锗将继续强化“两个支撑”和“三个配合”,稳步推进整体经营管理,努力确保实现“一半时间一半任务”的目标。第一,依托早会这个平台,可以及时暴露问题,快速反应,形成管理机制,保证运行的顺畅。二是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现场视频监控、DCS控制参数、生产数据的实时共享,提高运行效率;第三,加强采矿和冶炼相关生产线之间的协作,适时适量生产,维护系统平衡;第四,加强生产、采购、销售的协调,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减少不良库存;第五,加强生产、设备、技术的协调,夯实生产基础,实现稳产、高产、优产。(韩冰贝里)
中国有色金属报
更多有色金属行业信息,请访问彭伟,中国有色金属网。感谢关注中国有色金属报中国有色金属网微信名: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