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主要是通过改变成型材料的物理状态来实现对物品形状的加工。75%的粗加工工业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和大部分塑料制品都是由模具制成的,因此模具被誉为‘工业之母’。
中国模具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非常迅速。三十年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和消费大国,并建立了模具工业体系。2017年中国模具销售额超过2000亿,2000多亿的中国模具消费价值支撑了27万亿的产品制造业。
国内厂商在模具行业涌现出一批企名网,如汽车覆盖件领域的一汽模具、轮胎领域的巨轮模具、塑料模具领域的海尔、模块化标准件领域的圣都等。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扶持当地模具行业发展的政策。比如重庆、成都、苏州、大连等地都在建立模具工业园区,改善发展环境,完善模具生产的配套体系。
我国模具行业发展在地域分布上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南方发展快于北方。模具生产最集中的地区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其模具产值占全国产值的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国最重要的模具市场广东,也是中国最大的模具进出口省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模具行业工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亿元上升到20亿元,2017年再上1亿元新台阶。
模具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目前,虽然我国模具总产量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但模具企业众多。但总的来说,模具设计制造水平落后于德国、美国等国家。具体表现为低技术含量的模具供大于求,而高技术含量的中高档模具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很大一部分高档模具,如精密复杂的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汽车面板模具、电子连接器等电子产品模具,仍然依赖进口。
1.产品质量不高
国内很多厂家因为设备不足,依赖手工,严重影响精度和质量。同时,由于价格的限制,国产模具多采用2Crl3和3Crl3进行精密热处理。而国外使用的是专用模具材料D1-N12316,在综合性能、耐磨性、耐腐蚀性、亮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国内材料。这也从根本上影响了环模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模具本质上属于工装,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才是最终目的。因此,模具的质量和性能取决于测试结果。由于国内模具厂交货时间短,检测设备有限,修模时间和地点有限,往往很难调试到最佳状态。而国外一些发展比较好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测试场所和设备,可以模拟用户真实的工作环境,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很好的效果。
2.标准化水平不高。
模具是一种特殊的成型工具产品,因此标准化非常重要。在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模具标准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模具标准的制定和模具标准件的生产供应形成了完善的体系。
由于我国模具标准化起步较晚,模具标准件的生产、销售、推广和应用也相对落后。模具标准件长期存在规格少、供应不及时、匹配性差等问题,使得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一直较低。
3.缺少模具技术员
模具行业是一个需要长期经验的行业。一个模具师傅至少要有2到3年的实践经验,一个精通模具设计的工程师也要有5到8年的经验。因为最初的模具学习非常枯燥,很多初学者往往半途而废。此外,传统教育也存在一些不足
上图中,里面坐着十多个人的黑色容器是塑料制品。产品重量达到111kg(相当于一次注射4包以上原料),产品长度达到近5m,与奔驰S级豪华轿车基本相当。为了制造这个超大型零件,公司使用了锁模力为6000吨的注塑机(即图片背景中的注塑机)。)
你可以在这张照片上看到这个模具的模芯。官方的数据是这个模具的重量超过190吨。设计这个注塑模具用了五个月,制造用了九个月,总人力投入超过10,000工时。(注:弗兰奇诺模具公司为了减轻模具重量,大量使用合金铝,为了延长模具寿命,采用低压注塑成型)
德国格拉夫模具公司
这款MINI可以直接扣在下模上,整体重量160吨。
德国格拉夫公司用它制作了一个巨大的储水罐,用于收集和净化雨水,储水量达6500升。通过整体注塑成型,这种储水箱比常规制造工艺节能30%,节省原材料30-40%。由于水循环封闭,用水量也减少了不少,并提供25年厂家质保。
格拉夫为这款水箱赢得了60项知识产权,获得“联邦德国设计奖”提名,并获得多个奖项,畅销60多个国家。
通往修远的路很长,我们这一代模具人也将上下求索。模具行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设备更新和观念的转变。作为一个模具从业者,最实际的就是掌握高级的模具技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拿到更好的工资。这是最实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