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了第一批国内区块链信息服务机构的名称,BATJ名列其中,这些金融机构也入选了。
图片视觉中国
文|经纪人中国王俊辉
同时,网信办提示,备案只是区块链信息服务主体的注册,并不代表对其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网信办指出,网信部门将会同各有关部门根据《管理规定》对备案主体进行跟踪监督检查,督促未备案主体尽快履行备案义务。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公布的备案情况显示,首批公布的是国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号,包括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197家区块链信息服务,其中包括来自百度、阿里、腾讯、https://www.zhucesz.com/、陆金所、企名网、浙商银行、海尔集团、简一等互联网巨头和金融企业的区块链信息服务。
图1
“区块链信息服务商”阵容豪华,BATJ在列。
来自全国18个省份的197家区块链信息服务列入第一批国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编号,包括来自百度、阿里、腾讯、https://www.zhucesz.com/、陆金所、企名网、浙商银行、海尔集团、简一股份、财务公司等互联网巨头的区块链信息服务项目。
从服务功能来看,197家注册区块链信息服务平台主要利用区块链提供安全溯源、确权存管、供应链金融、开放平台等服务。
从区块链服务提供商的角度来看,有互联网巨头及其子公司,也有金融机构、传统企业和上市公司。
BATJ等互联网巨头已经提交了区块链项目。比如百度的BBE、Hyperchain、Totem等三个区块链信息服务已经备案;阿里巴巴的蚂蚁金服已经在蚂蚁区块链的BaaS平台备案;腾讯已备案的腾讯区块链和腾讯云TBaaS区块链服务平台;JD。COM的记录包括京东云区块链数据服务等。
这些财务记录已经归档了。
金融机构方面,企名网、浙商银行、微众银行、众安在线等区块链信息服务已备案。
企名网备案有:
Lufax的金鹿服务区块链;钱包下的链上数字预付卡服务;张彤的会计链、天津港区块链跨境交易平台;浙商银行的记录包括浙商银行受益平台、浙商银行个人理财产品转让平台、浙商银行应收链平台、仓单及场外交易平台等。微众银行已在BCOS备案,底层开源平台金链联盟区块链等。安在线的记录包括BaaS平台、产品线、品牌溯源、钛金平台等。
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备案都与自身服务相关,主要应用区块链存款确认和自然清算功能。以浙商银行为例,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易云”平台,主要解决同一机构之间或跨机构的个人资产交易问题。客户可以在平台上购买或转让不同机构发布的投资理财产品,无论客户是否属于同一家机构,所有交易均采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交易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安全性和可信度更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a股上市公司区块链信息服务也已备案。有“区块链第一股”之称的简一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简一天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可信数据池、全资子公司深圳市荣事代科技有限公司的易见区块均被备案。
从地域来看,此次备案的197家区块链信息服务主要来自18个省份,其中京、粤、浙、沪、苏位列前五,备案数量分别为63家、47家、24家、19家和12家。其他已经注册的省份包括山东、福建、湖南、重庆和海南。
“货币媒体”不是“区块链信息”
国家网信办强调,备案只是主体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注册,不代表网信办对其机构、产品和服务的认可。登记的实体今后将接受网信办和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
值得注意的是,条例特别明确,所谓“区块链信息服务”,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通过互联网网站、应用程序等形式,向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其前提是“基于区块链技术或者系统”。
同时明确,所谓“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是指向公众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体或节点,以及为区块链信息服务主体提供技术支持的机构或组织;“区块链信息服务用户”是指使用区块链信息服务的组织或个人。
这意味着,目前所谓的“钱圈自媒体”多基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平台或自建网站传播信息,不在备案要求的对象之列,也不属于《规定》中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
该规定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第十条,“第十条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二是第十六条,“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警示、限制功能、关闭账户等措施。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服务协议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用户,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违法信息内容,防止信息扩散,保存相关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对于前者,如有违反,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将根据职责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改正前暂停相关业务。
警惕区块链带来的传播风险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防篡改和匿名的特点。它在给国家发展带来机遇、给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通过与通信领域结合,利用其传播违法有害信息,在互联网上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一些区块链信息服务商安全责任意识不强,管理措施和技术支持能力不完善,互联网信息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的出台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的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和管理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规定》的出台和备案管理系统的上线,区块链信息服务将进一步规范,有利于促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健康发展。参与提供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机构需要办理备案手续,这有助于建立和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和技术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规定》已经明确了服务商的主体责任。主要包括:
一是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三是制定并公布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四是实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制度;第五,它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