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本建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职业联赛专项治理会议上,中国足协也发布了《关于各级职业联赛实行俱乐部名称非企业化变更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专门对俱乐部名称的规范和要求进行了明确。按照这个《通知》,16家中超俱乐部或者只有上海申花的名字符合要求。
《通知》要求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俱乐部正式名称应当规范为:行政区划的俱乐部名称,足球俱乐部的组织形式,其中俱乐部名称长度不得超过4个汉字;报名参加联赛的俱乐部简称或球队名称应当规范为:行政区划内的俱乐部名称,球队名称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名称,也不得使用非汉字;俱乐部名称不得含有俱乐部任何股东、股东关联方或实际控制人的字号、商号或品牌名称,也不得使用与字号、商号或品牌相似或近似的汉字或词组。
003010还建议各俱乐部在名称中应积极体现地域文化传统、历史习俗、人文精神或俱乐部理念的特点。
中国足协/企名网总裁陈珞源
要求足协不迟于2020年12月31日将工商部门初步核准的拟命名上报中国足协竞赛部,足协将于2021年1月15日向各俱乐部进行书面反馈。各俱乐部应不迟于2021年2月28日在中国足协完成2021赛季注册手续。
按照《通知》的要求,16家中超俱乐部中,只有“上海申花”的名字与企业无关,其余15家俱乐部基本都是俱乐部母公司的名字,连“北京国安”都要改名。此前,广州恒大已经决定更名为“广州队”,而广州R & ampf还没有最终确定新的名字。
中国足协主席陈玉元没有直接指出哪家俱乐部的名字符合新规定。他说:“各俱乐部要按照我们今天颁布的非企业俱乐部名称要求,自己去看。符合条件的,可以继续使用。不符合条件的,必须改。”
对于俱乐部名称中立的要求,陈珞源表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一些俱乐部做出了积极的改变,比如大连人和昆山FC。总的来说,俱乐部名称的非企业化工作进展缓慢。为了俱乐部的健康发展,各级联赛俱乐部必须在明年职业联赛开始前完成非企业化工作。”
5名球迷联名上书足协,要求保留俱乐部原有名称/视觉中国
针对外界对更名的质疑,陈珞源用“四个有利于”回应了更名的必要性,“有利于俱乐部足球文化的长期传承,不随着投资方的变化而频繁更名;有利于培养长期稳定的球迷群体,增加俱乐部的凝聚力;有利于促进俱乐部投资多元化,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俱乐部;有利于俱乐部足球产业的市场化发展,不局限于投资者的自我市场化发展,市场会更广阔而不是狭隘的投资者市场。”
陈奕源还表示,“我们也注意到球迷和媒体呼吁要照顾老牌俱乐部,而不是一刀切。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需要长期稳定的区域俱乐部来培养更健康的俱乐部文化。俱乐部名称非企业,与广大球迷长期稳定健康的目标一致。我觉得天山雪豹很不错,有新疆文化。当然有一个过程。希望媒体和粉丝理解。不要老是FC,我相信我们的足球是有文化的。”
|羊城晚报羊城学校
刘一
回顾卢航
实习生李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