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了DP关键词,浏览了很多答案,发现老东家已经被黑上天了.我拄着拐杖,还是出来说说我在德邦难忘的青春吧,供大家参考。先说结论:哪些新生适合DP: 1。二本,物流专业,拿不到外企Offer。2.二本,非物流专业,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不小心面试成功了。进去后,尽可能多的轮换岗位,了解自己,找准发展方向。(DP校招通用管理不限专业)。如果有四大国际快递公司或者全球货代公司的报价,DP直接忽略。例如DHL的MT或KN。
具体入职年份和一些关键信息没有显示,不想被认出来。简历:1。校招,销售部门3个月(实习2个月,正式入职1个月),华南;2.外场5个月,华南;https://www.zhucesz.com/组在总部XX中心,5个月,上海;4.总部一个核心部门,12个月,在这里升职,最后离开,上海;1/24干燥和3/23储备。
1.销售部门:搬货:两个销售部门(分别是10人和20人)之后,一个需要搬,一个不需要,看场下人手够不够。我个人并不反感搬货。我属于热情的100比0玩家。一堆货别人一个托盘就能放下。啊,我真的需要两个托盘。据说我从小就玩积木,但还是玩不好堆货的游戏;测量打包带的重量:在部门晨会上,我主动要求写一篇关于如何推广打包带的月度专题。经理笑着鼓励我(连傻X都主动申请了?),然后我实习完就回学校了才写的;接单:我不喜欢,不是因为眼睛和手残疾,而是觉得太机械了。熟能生巧,当然,右键占了很大比例.收钱:有一次忘记收249元运费。后来经理拿摩托车去追回来,经理说我快250了;用外车接包车货:这个工作本来是给外勤主管的,但是临时有事,所以销售主管比较看重我,指派我去。在路上,Moto的司机停下来,轻描淡写地告诉我:我们到了。我站在冷清的路口,刚把车费递给司机,问,这是XXX吗?话音未落,摩托车“嗡嗡”一声,带着尘土呼啸而去.还好后来又遇到了摩托车。等等.
总结:没有技术含量。两位经验丰富的经理性格都很好,部门整体氛围也不错。当然,搬运工和柜台之间还是有一些矛盾的。
2.外场(Hub):对岗位原因比较了解,比如装卸、统计、调度、叉车组等。一般学校招生会议都是分散在以上小组,工作也很简单,就是统计一些关键数据等。相关统计数据和口径来自总部XX中心,定期上交。时不时要写一个改进项目,对Excel有一定要求。个人感觉只要上过大学就能学会;集体活动比销售部多,比如读书会,座谈会等。一般来说,工作量比销售部轻松;
总结:没有技术含量。
3.总部某XX中心某组:因为岗位的原因,我非常了解总部XX中心各个组的职责.是的,每一次改变,我都幸运地挪到了一个可以俯瞰全局的位置。XX中心有很多小组,比如安全研究,培训,人员配备,场地租赁等。而且会有专门的指标(专门的方向是提升XX,提升XX等。).如果有老崔认可的专题,升职只是时间问题。很多人是因为专题,直接从员工企名网到高级经理的。XX中心内部提拔的都是有能力的,当然需要机会;崔永远是个务实的人,忽悠话题他过不去。
总结:总部研究部适合有干货,喜欢ra的人
4.总部某核心部门:我主动申请的这个部门。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很庆幸自己的选择。简而言之,我接触过大量的顶级咨询师……不能多说,但我会接触的。我在这个部门升职,最终离职。离职原因: 30因为当时的线领导(主任),这个人有一次凌晨给我发了一本成功学的电子书,我根本没看就删了(我是看王小波的书长大的……)。这个人其实对我很好,想培养我,但是我的价值观和他完全不一样。他很有野心,属于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那种。因为发现自己没有任何专业的物流知识,所以不敢跳槽。我应该去哪里?零担领域DP已经是行业第一,薪资也已经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后来Hoau挖了个人说不是)。当时部门的职责比较空,我觉得没有把握。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我是最小的,下面带了五个人。还好我没有被标题冲昏头脑。当时,我有机会在半年后被提升为高级经理。我当时在想,到那时我肯定会死在DP里度过余生。DP的企名网比较充实,像打怪物升级,像吸毒,像上瘾(好像我抽过……)。个人比较喜欢英语,想去外企。我刚刚有机会离开。
总结:这个部门的经历对大家的参考价值不大。因为进去要看运气。
看到上面有人抱怨年终奖.我不想回答。DP的年终奖取决于老板的心情。效益好的话,https://www.zhucesz.com/万不用你出也很正常。
只分享,不讨论。如果有其他问题,我会尽量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