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时节,贵阳以北,寒冷的天气挡不住发展的热情。
这几天,一则消息不胫而走:今年以来,云岩区新增市场主体20420户,其中新增企业7629户,新增个人12791人。目前,全区市场主体总数已成功突破11万户,总数达到110348户。
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这样的数据充分显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韧性和活力,以及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市场主体不仅是市场环境的晴雨表,也是经济活力的风向标。新的市场主体的出现反映了微观经济基础的积极变化。感谢云岩区坚定落实‘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扎实做好简政‘减法’、监管‘加法’、服务‘乘法’。”曲云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蔡嘉利说。
政务审批高效,服务效率提高。
“网上办事让我们感受到政府效率大幅度提升带来的便利,不仅节约了经济成本,也减少了时间成本。”谈起最近办理营业执照的经历,市民杨敏满意地说。
“市场主体能进得去,才能发展得稳,发展得远。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第一门户”,该部门必须不断深化“简政放权、加强监管、改善服务”改革,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切实提高市场主体的满意度和获得感。”曲云市场监管局注册科科长倪洁说。
近年来,云岩区市场监管局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服务型窗口建设,积极简化办证流程、优化办证程序、提高审批效率,不断着力做好行政审批“减法”和优质服务“加法”,努力营造宽松便捷的准入环境。
一方面,审批人员给企业送政策、送材料,变“窗口服务”为“上门服务”,大力倡导间接联系办理、网上办理、邮局和预约办,开通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新落地企业注册登记;另一方面,积极加强与办事处政务服务工作的联动,以文昌阁街道办事处和水东综治中心为试点,对下属居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一网通”培训,加强业务指导,设置营业执照自助照像机,让更多的企业主在家门口就能拿到证照办企业。
“今年6月以来,云岩区注册的市场主体数量激增。为了以更高的效率和质量完成对市场主体登记信息的审核,所有审核人员坚守岗位,加班加点,确保审核不延误、不出错。”倪洁说。目前,云岩区已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设立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社保登记四个步骤,线下的设立、变更、注销也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
高效的服务节省时间,赢得机会。贵州爱康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兵对此深有体会。“从最初提出成立企业的动议,到完成注册审批并获得临时医疗许可证,只需要21天。对于我们这样的口罩生产企业来说,短时间内完成注册的影响是决定性的。”王兵说,企业注册成功后,到2020年3月底,公司生产了第一批口罩,有力支持了贵州的抗战防疫工作,保障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该公司每天生产50万个平板医用口罩。如果销售渠道更加顺畅,该公司可以将一个车间的口罩日产量提高到1000万个
“该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名称是贵阳宝德城市环境管理公司。今年我们想扩大规模成立集团公司,却发现‘宝德’这个名字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注册为集团公司的名称。”宝德公司副总经理索娟说。
得知这一情况后,云岩区市场监管局立即行动,派专人上门服务,并责成企业准备相关材料。经过一个月的筹备,9月2日,拥有十余家子公司(分公司)的贵阳聚德城市环境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完成注册。
“已经完成注册的聚德集团,有五个子公司,八个分公司,七个事业部。其业务全面覆盖城市环境管理的各个方面,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索娟说。
贴心服务送上门,激发市场新活力。云岩区市场监管局以服务市场主体为切入点,立足工作实际,以加大政策支持、完善服务机制为重点,出实招、求实效,全力解决市场主体实际困难,提振发展信心。
以加大政策扶持为例,今年以来,云岩区市场监管局将“疫情补助”纳入“三个20万”微型企业后续深度扶持项目,工作由“监督走访”向“服务下沉”转变,全力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为辖区就业稳定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目前,该区已有400余家微型企业提交了后续深度扶持申请材料,412户有资格拨付1万元后续深度扶持资金。其中292户获得“疫情补助”438万元。
同时发布《云岩区抗疫特别国债资金补助市场主体工作方案》,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政策宣传和摸底调查,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目前,已全面履行市场主体212家,累计补贴专项国债1284万笔。
在完善服务机制方面,云岩区市场监管局还创新推出“局长企名网”工作机制,搭建指挥平台,设立八条“直线”,积极发挥局党组书记、党组成员、班组长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广泛开展“四诚四送”活动,高质量服务企业和群众。
构建高标准体系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12月2日,云岩区知识产权文化服务中心揭牌仪式在云岩区市场监管局中东分局举行,这标志着该市首个围绕知识产权展示、发展、现状、成果的专业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云岩区市场监管局帮助企业成长壮大的又一创新举措。该中心以党建为导向,以建立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工作站为抓手。能够有效支持和帮助辖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申请专利、注册商标、著作权,努力打通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市场主体的井喷式增长是巨大的利好。市场主体如何增强内生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以知识产权服务为切入点,通过高标准的制度建设、高质量的支持引导、高强度的公正执法,让企业安心发展,是增强云岩区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一环。”蔡嘉利说。
高标准体系建设。编《云岩区县域经济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工作方案》、《云岩区支持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及运用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云岩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促进资助办法(试行)》,完善辖区知识产权奖励机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热情。
高质量的支持和指导。积极引导辖区企业申请政府质量奖。贵州建桥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白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分公司
高强度公正执法。以维护市场公平正义为抓手,加大执法力度,建立一系列省市跨层级、跨部门的联合执法制度,推进知识产权执法单位的相互协作和协助,形成联合执法机制,构建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联动协作体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专利商品行为。
数据显示,机构改革以来,云岩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假冒专利、商标侵权、特殊标志侵权违法检查207次,检查云岩区市场主体1588家,查处案件69起,罚款1万元。截至10月底,云岩共有有效注册商标24685件,驰名商标6件。
“在云岩注册,在云岩长大,很让人放心。他们一直利用自己在知识、人才、政策和资企名网面的优势,不断支持和引导我们的发展。我觉得被重视了,内在活力旺盛了,发展更旺盛了。”长期在云岩区发展的创业者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