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页!东莞这群人为工业机器人“编字典”!
众所周知
工业自动化与机器人和编程密切相关。
《制造时代》第2集《做生意的人》
专注于一个特殊的团队
他们为工业机器人编纂字典。
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本字典是用来做什么的?
让我们看一看。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在行业内,自动化设备分为非标准和通用标准,所谓非标准设备就是非标准化的自动化设备,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所、行业特点和用途进行自主设计。一条非标准化的自动化生产线可能有一万多个零件,涉及4000多种零件,相当于一条生产线中只有两三个相同规格的零件。零件种类繁多,长期没有标准,成为非标自动化设备生产厂家和用户的痛点。
《制造时代》《商界风云人物》第二集,东莞市怡和达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和达公司”)用两年时间,将非标自动化设备的零部件分类整理成一本3000页的“设计词典”。他们想变“非标”为“标”,让设计更简单,降低设备制造商的成本,推动自动化的普及,让更多的企业使用自动化设备。
3000页的“设计词典”
变“非标”为“标”
谈起怡和达公司要做什么,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黄强如数家珍。他说,在非标自动化领域,采购一个零件,往往需要找专门的非标零件加工厂进行专门定制。购买成本和时间成本高,质量和规格没有保证。在非标自动化领域,零部件多,缺乏标准,导致设计通用性差,质量不稳定,交货不安全,供应商管理困难,单位成本高。
怡和达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主任黄强
“我们希望标准化。通过‘工业乐高’的模式,我们将一件设备的零件分解成零件,能标准化的地方就标准化,包括零件的规格、连接方式、质量标准等。”黄强简介。他举例说,从零件到一台机器,中间需要进行组装和模块组合。如果这些都是标准化的,那么制造一个设备就更容易了。
但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他们首先要做的是如何标准化。在纪录片中,怡和达公司总经理金说,该公司有一个近百人的团队,用了近18个月的时间编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叫《FA工厂自动化零件》,厚达3000多页。在本书中,对各种非标准件进行了分类,基本都是按照怡和达的标准进行选型的。
黄强说,这本书的标准也成为了业内设计师的通用标准,自动化工程师的“设计词典”。这也得益于怡和达将标准化、集约化、平台化紧密结合。
电子商务平台注册用户已达8万人
“我们有一个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为自动化设备提供标准件。”黄强说。很多设备厂商的需求非常分散,同样一个零件只需要两三个零件。询问这些零件是非常昂贵的。作为一家非标件生产企业,20、亿合达公司的电商平台上线,将互联网上分散的需求集中起来,聚集其上游供应商进行集约化生产供应,从根本上降低了这部分的制造成本,从而为客户降低了采购成本。
在电商这个平台的背后,怡和达公司还有一个4万多平米的仓库,里面有13万个不同品类的商品,可以为客户提供7天的交货期。平台上有47万件商品。“这就好比客户以前去街边小店买东西,现在去超市购物,在超市可以一站式采购标准件。”黄强说。
目前,怡和达的电商平台拥有8万注册用户。去年有交易的注册客户达到3万。怡和达公司作为市级“倍增计划”企业,一年时间完成倍增,2017年成为东莞市第十一批上市储备企业。公司的电子商务平台也被工信部评为“优秀工业电子商务案例”。
产品建模为设计师节省了90%的时间。
现在,怡和达公司与一家德国公司合作开发3D目录,并将产品模型电子化。以前设计师需要画图纸。现在,他们只需要安装软件,下载相关图库。在设计设备时,他们只需要选择类型,然后建立模型,可以节省90%的设计时间。设计完成后,可以生成零件的采购清单,这些零件可以在怡和达公司的电商平台上一站式采购。未来,这款软件将与电商平台深度融合。
“通过供应模式的改变,系统性地降低自动化设备的采购成本,节省客户的设计和采购时间,同时致力于共性技术和产品标准的普及。”黄强表示,怡和达公司致力于推动自动化的普及,帮助中国装备在全球行业树立话语权。
在激烈的“商海”竞争中
占据有利位置?
促进标准化的建立。
无疑是企业掌握话语权的最好方式。
这需要漫长的探索、努力和奋斗。
最终的结果将是互利共赢的合作。
东莞阳光网、东莞日报、企名网等资料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