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下的车辆确实可以抵税节税,但是你知道相关的风险吗?
有兴趣可以上网搜一下。只是与“税收筹划”相关的话题讨论。以公司名义买车的方案基本是首选方案!
但是,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只是现在大家都太浮躁了,看到高收益就完全忽略了高风险!下面我们互相说说:
第一,高收益。
以公司名义买车,把车辆记在公司账上,产生的“高回报”主要在税收领域。
举个例子,你购买了一辆价值113万元的车辆进入某公司。
1.增值税。
公司取得的标准《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是正规的增值税抵扣凭证。公司可以抵扣13%的进项税,然后抵扣销项税,少交所得税。
可以少交增值税=113/(1 13) 13=13万元;
2.城市维护建设税。
该税的计税依据是缴纳的特定所得税。根据所得税缴纳地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7、5、1的征收率。这里,我们假设征收率为7。
可以少交城市维护建设税=13 7=1万元;
3.教育费附加和地区教育费附加。
这两项附加税的税率与大城市保护建设税相同,计税依据也是所得税,征收率分别为3和2。
可以少交附加税=13(3 ^ 2)=1万元;
4.印花税。
因为是公司购买的车辆,需要按照《买卖合同》缴纳印花税,税率为。
应缴印花税=11310000元;
5.企业所得税。
103010上标明的不含增值税的价格是购车成本,通过折旧计入成本。车辆属于交通工具。税法规定,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交通工具为4年。因此,以100万元的购买成本,可以在4年内减少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每年抵扣25万元。
不考虑其他因素,4年内可以少交企业所得税=25 25 4=25万元。
综上,公司购买113万元车辆可直接带来税收=https://www.zhucesz.com/=1万元。
自然是因为车辆是公司的财产,与之相关的费用,比如保养费用,供油费用,保险费用等。也可以在公司扣除。这里没有实际的数据信息,所以不做计算。
根据上面的估算,也可以看出公司名义上买车产生的税收权益是非常乐观的,这也是所谓“税收筹划”方案的一个卖点!
下面我给大家泼凉水!
第二,高风险。
1.财务压力。
车辆购买价格113万元,税收优惠1万元。剩下的=10000元怎么办?我们公司现在有必要购买车辆吗?
我的意思是,我认为没有必要单纯为了避税而购买车辆,因为虽然给公司带来了税收优惠,但还是要花很多钱。如果不是必须购买车辆,会增加公司的资金压力,从而成为公司的负担!
2.财产安全问题。
公司名下的车肯定是公司的财产。这个没有争议,不管买车的资金是公司的还是个人的。那么,既然是公司的财产,如果有一天公司经营出现大问题,公司资不抵债,就必须用车辆来还债。没什么好说的!没有税务筹划的目的、是个人财产的事实等原因。
我旁边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某房地产公司销售总监为了逃避个人所得税,买了一辆车,买在公司账上。之前房地产市场走势好的时候还好。真的达到了节税的实际效果!但这两年房地产市场不好,公司拖欠了大量未支付的工程进度款,项目一度停滞。老板未经销售总监允许,立即用车辆支付工程进度款,后来还跟他说你以后再付!销售总监说不出话,却不敢说话!
所以,如果你的老板告诉你买车进公司会帮你税务筹划,你一定不要相信!也许有一天,老板会拿你的车做抵押贷款,你不知道,你也不知道这个爱车什么时候不存在!
3.车辆驾驶中的义务问题。
我身边还有一个例子。为了避税,小张买了一辆价值8万元的车辆,放在公司名下。当时老板觉得对公司也有利,就同意了。
没想到半年后,小张酒后驾车出了大事故,需要赔偿受害人120万元。事故受害人将小张连同公司告上法庭,小张和家人只能拿出30万元。没办法,剩下的90万只能由公司先垫付。
在这件事情上,也许老板是因为好心,但是公司只想便宜,吃了亏可是要吃大亏的!
4.车辆贬值很快。
大家都想知道,在二手车市场,公司所有的车,价格无疑没有私家车高。为什么?因为我们肯定会觉得在公户大家都开车,毫无疑问会有很大的损伤,很多安全事故,个人车辆在整个申请过程中也会相对照顾!
这种家用车的过户手续会比个人用车更不方便,所以价格更低!
所以,该交税了。不要总想着税收筹划。依法纳税是每个人的责任,也是公司的责任!税收筹划虽然好,但是,一不小心路就歪了。只有你能幸福!
说到税收,除了我自己,可以说这也是任何公司都必须考虑的问题,就连马云的父亲和刘也在其中。否则,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马云的父亲没有工资,而刘的年收入只有一美元?
实际上,上面使用的这种节税避税方法只是《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这本书众多避税方法中的一种。本书用上千个真实案例,各种避税方法紧密结合,告诉你如何正确有效地避税。
很多人以为只有这些优秀的会计才能理解避税的问题,其实不然。老板还需要了解一定的节税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合理的帮助公司节约开支,让你的利润最大化。
003010本书2021年重做升级,适用新个税法和现行优惠促销政策。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会计,高工资群体,这本书特别适合你看。
(注:以上资料仅供参考。你不必迷路。合理合法纳税。从我开始。)
两本《避税》不到几杯奶茶的书。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