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忽悠”卖肉?市场监管部门出招了!
很明显它是由牛肉,牛肉脂肪,
由食用盐和添加剂制成的“调理肉”
而是作为“冷冻牛肉”卖给餐馆
误导消费者
销售名不符实的调理肉制品。
厂家会被市场监管部门调查。
未检查供应商资质的经销商和餐厅
也被市场监管部门责令整改。
事件恢复
2019年6月,市民刘先生在青泥洼桥某餐厅点了一份咖喱牛肉餐。没想到,刘先生吃了一口就吐了。
由于从小只能吃牛肉,刘先生怀疑咖喱牛肉的米饭里的肉不是牛肉,遂向大连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经执法人员检查,牛肉饭里的牛肉其实是一种调理肉制品。
什么是调理肉制品?
调理肉制品是指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绞碎或切碎,添加调味料及其他辅料,经滚揉、搅拌、调味或预热等加工而成的非即食肉制品。
去骨、鸡柳、重组牛排、咸鸡块、奥尔良鸡翅……这些都是调理肉制品。
支票
相关法案也是名不副实。
接到投诉后,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和中山区市场监管局的执法人员前往该餐厅调查,并要求餐厅出示购物小票等相关证件。餐厅负责人提供了一些与该肉类相关的票据,但这些票据上购买肉类的数量与票据金额不一致,存在凭证、票据索赔不全等问题。
根据进一步调查,执法人员发现这些肉来自该市的一家贸易公司。
随后,执法人员来到这家贸易公司,要求该公司提供这批牛肉的小票。和上述餐厅一样,这家贸易公司提供的相关票据也是不一致的。
但根据这家贸易公司提供的信息,执法人员最终找到了这家贸易公司为餐厅提供的咖喱牛肉饭的原料产品——吉林天一昊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天一精制烤速冻牛肉”。
执法人员发现,“天一精制烤速冻牛肉”标签上的配料表为:牛肉、牛脂肪、水、食用盐、谷氨酰胺转氨酶、磷酸盐。
执法人员表示,该产品应属于混有牛脂肪、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的调理肉制品(添加调味品的生肉)范畴,改变了肉类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本品以“速冻牛肉”命名,易被消费者误解或混淆,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李俶
未能执行检查系统
两家公司被责令整改。
由于生产企业吉林天一昊宇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禁止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第三十四条第十三项,目前,大连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已将相关线索移交吉林市场监管局调查处理。
但涉案餐饮单位、贸易公司未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查验供应商的许可证、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其他合格证明,也未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未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应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中山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依法责令两家企业改正,并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大连出版公司
材料: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返回企名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