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创业项目,如何讲好自己的故事很重要。而是别人能不能理解团队在做什么,投资人能不能理解项目的独特性,并对其产生兴趣。
因此,商业计划书对于创业项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一个窗口,需要传递创业团队的努力和成果,以及项目本身的优势。
那么,怎样的商业计划书才是好的呢?怎样才能写好商业计划书?
一份好的商业计划书应该保持在20-25页左右,最好不超过30页。主要内容如下:
-01-公司简介
用简单通俗的语言,让即使是外行也能一眼看出公司在做什么,告诉人们市场有多大。市场要有大胆的数据预测,这样才能凸显公司的发展潜力。
公司简介可以参考当前的大企业,如:
腾讯:“通过科技丰富网民生活,帮助企业数字化升级”
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滴滴:“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台”
百度:“成为最懂用户、最能帮助人成长的全球顶尖高科技公司”
市场表现需要清晰的产品或服务应用场景。结合综合市场调查,这里只需要简单提一下,因为下面需要具体分析。
市场分析包括几个部分。首先,我们应该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总体情况。即这个产品或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和现状,这就需要创始人对自己所在的行业有深刻全面的了解,知道最新的发展。
其次要指出公司所处的子行业的情况。很少有企业能够提供一个行业的全链条服务,所以一定要明确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对自己的上下游有详细的了解。做得好的企业可以管理好自己的上下游。
此外,有必要清楚地描绘产品或服务的用户画像。也就是俗话说的“谁来买单”。
然后,要深刻把握竞争对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部分分析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展示这个行业现有的龙头企业,他们做的有多好,就不用先说自己了。
最后要注意的是,我们所在的行业是否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政策红利,这也是必须强调的。
这些点应该尽可能直观地显示出来。应该使用更多的图表和数据,而不是大段大段的文字。所用信息应是最新的,并应注明来源。
-03-商业模式
所谓商业模式,通俗的说就是公司怎么赚钱,为什么赚钱。标准产品量?技术服务项目?资质资源?你得先搞清楚。所以这部分首先要讲的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产品或者服务的领先性和差异性是什么。一般领先主要体现在拥有的知识产权上,而差异则体现在与竞争对手不同的瞄准领域,一般都是性价比高或者独特的技术路线。
谈完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要表明我们的竞争策略,也就是找到合适的位置后,要用什么策略才能在这个位置上生存下来。另一方面,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肯定是解决了用户的痛点,那么如何解决用户的痛点,这部分要详细阐述。
在这部分商业模式中,解决方案的优越性是重点。要和上市公司、行业龙头做一个详细的对比,提供的解决方案必须永远有优势,要么更先进,要么更便宜。
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如何让用户接受你,这个可以归结为运营模式。无论是更先进、更便宜还是更方便,客户接受总是需要一个过程。那么,你具体的营销策略是什么?这部分也必须解释清楚。
最后,如果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在这个板块展示出来会是一个很大的加分点。
商业模式的设计需要有重点,不能太复杂。真正赚钱的车型往往是大家都能看懂的车型。
-04-公司简介
这一部分是介绍德公司的具体情况
第一,团队介绍。包括主要创始人和主要团队成员。同时,还需要明确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东简介。团队的外部资源也可以在这里介绍。比如团队背后的专家,高校甚至政府资源。
其次,要展示公司的专利和资质,包括已经获得和正在申请的知识产权,以及公司拥有的资质。比如有大集团的供货资质,或者是某个细分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
此外,公司获得的荣誉也可以有代表性地展示出来。如果有,也可以展示一些国内外媒体的报道,重要领导人的采访和出访。
最后是公司现有的业务布局,包括现有产品、现有资源、现有客户和潜在用户。
-05服务分析和预测
财务分析分为两部分,一是分析过去的财务状况。主要营业收入、毛利、净利润等数据要与同类上市公司和行业龙头进行比较。净利润和毛利高于同行业标准的,应予以说明。要分产品、分用户、分地区来分析。
第二部分是未来三年的财务数据预测。当年的数据要基本确定,这个要以合同为准。基于现有合同和意向合同预测未来一年的数据。下一年的数据可以有一定的增加,但也要符合实际。
-06-未来愿景和融资计划
这部分是看这个计划的记忆点。公司的未来愿景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公司想成为什么样的企业。
最后还应该提出融资方案。一般初创公司的估值参考同类上市公司的PE倍数。如果没有或者没有同类公司的参考,可以对比同类初创公司的估值。要符合实际的投融资环境,参考财务预测和市场分析,不要凭空说自己值多少钱。记住创业公司的第一要务是生存,所以融资要争取小步快跑,稳步发展。不用太担心估值问题。
-07鸡蛋
商业计划书不是万能的,就像面试的简历一样,要根据不同的岗位和行业突出不同的点。因此,在使用商业计划书时,你应该仔细阅读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并调整商业计划书的内容。同时,也要注意商业计划书的时效性,及时更新,内容排版要简洁大方,尽量以图表为主。
如果涉及到商业计划书的陈述,陈述过程中要注意形象、语言、反应,最好提前排练。
最后,要理解投资人的思维,其实投资就是最终的投资,创始人的天花板就是企业的天花板,然后才是技术,技术要不断迭代升级。当企业现金流健康、估值合理、退出模式清晰时,一般能打动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