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影响,伤残等级的方式是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者被劳动行政部门认定为工伤后,劳动者及其直系亲属或者用人单位应当向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并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用人单位或者个人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15日内向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一年后,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或者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对工伤待遇的项目和金额有重要影响。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五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根据伤残等级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27个月工资,二级伤残25个月工资,三级伤残23个月工资,四级伤残21个月工资。(2)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85%,三级伤残为80%,四级伤残为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止发放伤残津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在伤残津贴的基础上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