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食品“名牌”侵权腾讯,企业获赔1000万并更名。
两年前,深圳街头出现了几家微信美食和微信餐厅的门店,让人不禁好奇腾讯是怎么开餐厅的。这种“傍名牌”的行为让腾讯难以忍受,于是将深圳市微信食品有限公司(简称微信食品公司)、小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小树公司)、中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诉至法院,要求三被告停止商标侵权行为,索赔各项经济损失共计5000万元。
12月14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法院认定涉案企业构成商标侵权和不正当竞争,故判决微信食品公司赔偿损失1020余万元,并应停止使用企业名称,及时更名;小树公司赔偿损失15万余元。
原告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诉称,其在《国际商品分类表》第9类和第38类的服务上申请注册了“Wechat and Tu”和“Wechat”商标。20.腾讯深圳公司许可腾讯北京公司使用上述注册商标。经过长期的大量使用和宣传,上述商标已成为驰名商标,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企名网度。
三被告微信食品公司、小树公司、中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网站上共同宣传推广“微信食品”网上商城、生态体验餐厅、社区生活营等服务,并通过微信食品商城提供食品产品电子交易服务。同时,三被告还经营社区生活营地、生态体验餐厅、生态体验俱乐部等。线下标注“微信美食”店铺招牌和标识,在相关营销活动中大量使用“微信美食”、“微信美食”等标识。
腾讯认为,
3.被告的上述行为侵犯了原告的驰名商标,构成商标侵权。另外,微信食品公司将“微信”注册为企业名称,明显具有恶意,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构成不正当竞争。故要求三被告立即停止使用侵权商标,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5000万元并公开赔礼道歉;微信食品公司立即停止使用公司名称,并及时更名。
但是微信食品公司说
20世纪已合法取得第29类食品等商品的注册商标,公司经营的餐馆合法使用该注册商标并无不当。该公司在取得该商标并经营该公司时,腾讯持有的微信商标不属于驰名商标,因此腾讯无权延展注册商标权,干涉其他公司合法合规的经营行为。
判决:突破法律限制赔偿几千万企业改名。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定腾讯公司持有的涉案商标为驰名商标。虽然被告辩称其持有合法注册的商标,但允许微信食品公司持有的微信商标的适用范围为豆干、食用油等食品生产领域。但是,被告利用餐饮服务、超市服务、网上商城等。与其商标无关。
本案审判长杨伟说
微信食品公司持有的微信商标经异议后被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无效。微信食品公司不服该决定,起诉至法院。目前,该案仍在行政诉讼二审中。
综合全案证据,法院认为,微信食品公司、小树公司构成商标侵权,微信食品公司构成不正当竞争,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关于赔偿数额的确定,法院判决被告侵权获利明显超过《商标法》第六十三条法定赔偿300万元的上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6条,如果难以证明infri的具体数量
综上,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判决微信食品公司、小树公司立即停止商标侵权行为,并在指定媒体上赔礼道歉。微信食品公司应支付1020余万元,小树公司应支付15万余元。同时,微信食品公司应停止使用现有企业名称,并及时办理更名手续。变更后的企业名称不得含有“微信”字样。杨昭也提醒广大经营者,要通过合法经营的企业来创建自己的品牌,从而更好地实现品牌价值,而不是通过其他品牌的知名度来获取利益。回到企业https://www.zhucesz.com/看到更多。